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奕指江山 > 113章 生离死别(4)

113章 生离死别(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ntent113章 生离死别(4)

四月中旬,奕六韩的大军到达辽河边。p

辽河平原广袤无垠,天空明净高远,呈现出一种极为纯净的蓝色。p

笔直的白杨树和桦树直插云霄,没有山脉阻挡的大风从高远的天空直吹下来。p

宽阔的辽河水匍匐在广袤的平原上,仿佛一条翻腾的巨龙,波涛汹涌,浊浪滚滚,卷着上流的枯枝败叶、动物尸体,奔腾而下,发出恢宏而浑厚的涛声。p

河上吹来的大风刮得大军的旌旗猎猎作响。p

这次奕六韩征伐高句丽兵分四路,一路由苏闳带领走海路,直捣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一路由彭城郡王叶靖率领,走新城;一路由幽州和平州刺史率领,走玄菟。p

奕六韩亲率主力进攻辽东城。p

辽河东边就是著名的辽东城,原本隶属于中原帝国,现在则是高句丽的重要城池,城高墙厚,有重兵把守。p

隔着宽阔的辽河,影影绰绰可以看见河东岸有大片密密麻麻的黑影,想必是高句丽军队准备迎击晋军。p

奕六韩随军带了几个当年征南唐俘获的造桥能手,下令他们开始建造浮桥。p

浮桥刚建到河中心,对岸敌军的箭矢就如疾风暴雨般倾泻而来。p

晋军立即被射倒一大片,纷纷掉进河中,顷刻间就被汹涌的波涛卷走了。p

然而,即使如此,晋军仍旧顶着密如飞蝗的箭雨将浮桥建好了。p

浮桥建好后,进攻的鼓角大作,前锋营的勇士们呐喊着、高喝着、呼啸着,如旋风般席卷上了浮桥。p

刚冲到桥中心,对岸敌军的箭矢就如一团团黑雾般铺天盖地从半空中笼罩下来。p

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惨叫声,大团大团的黑雾中忽然腾起一道道鲜血形成的喷泉,无数人体像凌空飞溅的烟花般惨叫着从浮桥上坠落,溅起的水花一浪比一浪高。p

宽阔的辽河上顿时漂满了尸体,鲜血将河水染成一道道血红的流波,血腥鲜艳……p

奕六韩这次征伐高句丽,总共调集了四十万大军。晋军人多,前赴后继地往前冲,一批倒下,一批又冲了上去。p

终于,越来越多的晋军冲到了河对岸,犹如汹涌的狂潮席卷入敌军当中,勇猛无前,势如破竹,杀灭了一万高句丽士兵,最终将辽东城围了个水泄不通。p

奕六韩戎马一生,却以野战和奇袭为多,很少打攻城战。p

他随军带了几个擅于攻城的宿将,又是筑土山,又是挖地道,又是造大型楼车,各种攻城方法都用了个遍,一个月后,才终于攻破了高大坚固的辽东城。p

但是奕六韩的主力军也损失巨大,攻城是最消耗兵力的,密密麻麻的士兵去爬城墙,几乎每天城墙下都尸积如山。p

攻破辽东城之后,奕六韩率领的主力又接连攻破了几座城池,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的安氏城。p

这时,其它两路军队也传来捷报,鸭绿江以北的辽东各城池基本都被攻下来了。p

高句丽王派大将延真来援救安氏城,驻扎在城南八里外的山中。p

奕六韩亲率斥候队,登山观察地形,探查敌军营垒。p

之后命令于阗率军队一万五千设阵于西岭,姜希圣率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从山北出峡谷去攻击敌人的后方。p

奕六韩亲自率领军队四千,登上北峰,战争开始后,奕六韩看见于阗军尘土大起,便率中军冲下北峰袭击敌人侧翼,姜希圣断其归路,高句丽人溃不成军,晋军斩首四万多级。p

最后,延真率余部投降,进入奕六韩御营,膝行而前,拜伏请罪。p

这一战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多领,以及其他大量兵器。p

高句丽举国震惊,安氏城举城投降,接着又有数个城池不战而降。p

就在奕六韩一路凯歌高奏,准备向高句丽的都城平壤进军时,前方传来一个惊人噩耗:苏闳率领的四万海路军,遭遇海盗袭击,全军覆没!p

这对奕六韩打击甚巨,他眼前一黑,几乎从马背上栽下来。p

噩耗传来不久,高句丽国王派了宰相乙支淹前来求和。p

乙支淹是高丽王的妻弟,可以算是高句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p

奕六韩在御营接见了乙支淹,看了高句丽王亲笔书写的国书。高句丽王在国书中向奕六韩认罪,表示高句丽将会臣服大晋,岁时朝贡,并遣太子入朝为质。p

奕六韩和臣子们商议之后决定接受议和,辽东的雨季已经到来,好几批粮草遭遇暴雨,苏闳那一路又全军覆没,这仗再打下去只会得不偿失。p

奕六韩君臣经过商议,提出了已方的议和条件。p

晋帝国要求高句丽的势力退出辽东,退到鸭绿江以南。今后每年必须朝觐大晋皇帝,岁时纳贡,高句丽王需要晋帝的册封才能登基。p

乙支淹带着奕六韩的条件返回平壤,高句丽王同意了议和条件,接着,乙支淹又将他的外甥——也即高句丽太子带来,准备送太子入京为人质。p

这一仗虽然将高句丽的势力逐出辽东、赶回鸭绿江以南,并迫使高句丽王称臣纳贡,遣子为质。p

但奕六韩也损失过半,晋帝国四十万大军,最后班师回来的只剩十几万人。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