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寰中自有真龙出(1 / 2)
濯清在随园拼命造人的时候,并没有忘记朝堂,他还是时刻关注着那些朝臣们的举动。www.126shu.com
朝廷的河道管理一般都是地方长官兼任,这就是怕那些官员不重视水利。
黄河作为华夏北方第一大河,灾害频发,自然就是朝廷最重视的河流。
今年黄河流经的陕州、晋州、豫州、鲁州等地方官员均发现,黄河水变清了。
黄河历史上变清的次数并不多,于是就有了黄河水千年一清,必有圣人出的说法。
由于濯清前段时间又是献瑞兽,又是五星连珠,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这些官员纷纷上奏折,称赞皇上是千古明君,都请皇上恩准他们进京朝贺。
连郑里庵都在奏折中说:“臣考之典籍,黄河十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然从未有清至一千里,久至一月,如今日之独盛者也!”
为何两江总督也会提到黄河,这是因为自南宋以来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入海口并不在后世的北方,而在两江地区。
等濯清听说黄河变清时,大臣们的贺表已经堆满了皇上的龙案。
开始皇上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发现这么多官员拍马屁,皇上反而忧虑了。
这朝中都是阿谀奉承之辈,真正的明君应该是唐太宗那样,有魏征那样的诤臣,怎么能满朝文武都是些吹牛拍马的小人。
皇上生闷气,张承恩自然看在眼里。
张承恩不像夏守忠,那位公公没了主意,就知道去随园找濯清商议。
张承恩郁郁寡欢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和张承恩对食的一位宫女淑翠,是皇后身边服侍的老宫女。
淑翠说是老宫女,今年也才四十不到,因为没了家人,就一直就呆在皇后身边,皇上又看不上她,就成了张承恩的老相好。
也正因为一直待在宫中,淑翠对宫里宫外的情况比较了解。
她见张承恩闷闷不乐,便问道:“公公为何沉默不语?难不成有什么为难的事?”
“黄河水变清,朝中大臣都纷纷上表祝贺,开始皇上还挺开心。不知道为何,后来又突然生气起来,我无法替皇上分忧,心中故而郁闷。”
淑翠笑道:“公公真是当局者迷,皇上不开心自然是这些奏折没说到点子上,找一个能说到皇上心坎上的人,上封奏折不就成了!”
淑翠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承恩一下抱起淑翠,转了一圈,笑道:“淑翠,你不愧是我的好‘军师’,真是一语中的,我这就去北静王府!”
随园运动会筹备得差不多了,濯清正在吩咐小厮去采买奖品。
这时,李汉时来禀告,张承恩来西府拜见。
张承恩是内务府大太监,濯清不能怠慢,立刻让人把张承恩请到重华院。
张承恩见到濯清,并不客套,赶紧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濯清笑道:“公公勿忧!我昨儿才听说这件事情,正打算上一份奏折。公公来了,正好带回宫呈给皇上。”
濯清的奏折,开头自然是歌功颂德:“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
不过,随即濯清笔锋一转,开始对黄河为什么变清,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在黄土高原的植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河水中黄沙含量变低,这证明今年各地雨水都不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