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寿春之战(198)(1 / 2)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后面的故事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当然除了刘澜,第一次党锢开始,也是天子借宦党集团首次对对氏族集团的一次巨大打击,而对于郑学学子也终于明白了许汜讲了这么一个很久远的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他眼中大汉朝的败亡,不是黄巾之乱也不是讨董之战,而是桓帝的第一次党锢。
党锢的牵扯范围太广了,对氏族集团的打击是空前的,如果这个时期的大汉朝可以形容是从壮男正走向暮年的话,那么第一次党锢则是这位走过了一百五十年的大汉朝终于患上了疾病,而到了灵帝发动的第二次党锢时,大汉朝其实已经就只剩下了一口气。
好在他的生命力一直很顽强,就算是黄巾之乱,但这口气始终吊着,直到灵帝之死,少帝继位,没有了灵帝震慑各方,双方之间的仇怨终于爆发,火并之后,宦党与外戚从此走向灭亡,而董卓的入京,大汉朝彻底走向了灭亡。
当然,随着在场郑学学子的深入论辩后,刘澜对恒帝到灵帝这一段历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当然这其中另一名博士许勋则又有着不同的意见,这是一名来自荆州的郑学博士,而他对于大汉朝的衰亡也有着自己独到见解。
就好像现在,他始终都在强调一点,大汉朝有过好几次机会可以扭转现在的局面,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说到这里,最让刘澜奇怪的居然是再场所有人都开始纷纷诅咒已经死去多时的皇甫嵩。
其实之前讲到皇甫规的时候刘澜就发现了,学子们好像对皇甫家的态度不是很好,按道理皇甫家族可不是马家,当年大儒马融按照差点害死了郑玄,马家可是被关东的学子们骂了将近三十多年了,到现在马家后人都被这帮郑学学子所不屑。
可是皇甫家不一样啊,没得罪过郑玄,也没的罪过郑学,更没有与郑学有过学术上的冲突,可为什么皇甫嵩以及皇甫家会如此不受郑学学子待见?难道同样是关西世家的原因,可如果只是关东与关西的原因,那郑学里也不可能见到关西的学子才对,可不管是以往的郑玄还是现在的郑学,都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这里面的可就有太多隐秘值得挖掘了。
当然根本就不会给他挖掘的机会,因为很快刘澜就明白了为何郑学会如此看不上皇甫嵩,对许汜来讲,大汉朝走到今天的原因是因为桓帝的第一次党锢,很有道理,但是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立场自然也各不相同,在他说完之后,还是有着很多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看法,把大汉朝的衰败依旧算在了黄巾和董卓,但是在说道董卓时,自然而然的就带出了皇甫嵩。
刘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皇甫嵩不受待见甚至还被骂做是导致大汉朝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罪魁祸首了,因为不管是两次党锢还是外戚与宦党的覆灭,甚至是黄巾和董卓,这些原因全部加起来,大汉朝还有着翻身的机会。
而这个机会,在当时在很多人看来那就是大汉朝的军队,那支战无不胜的北军尚在,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说那些客观的因素,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在痛骂着皇甫嵩,因为如果不是他的话,皇权是绝对不可能旁落,大汉朝和天子也绝对不会沦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像现在许都发送的事情,会出现吗,太学生可能被抓吗?曹操有胆量觊觎传国玉玺吗?都不会,而造成这一切原因的不是别人,正是皇甫嵩,虽然很多人都清楚,大汉朝这百年间,一直是在外戚与宦党的互相倾轧中一直向前走,天子在这两大势力集团左右摇摆,每每一方势大就会借助另一方势力进行打压,以此来保证大汉朝的政权,但是当外戚和宦党彻底被消灭之后,在政治上,天子就直面支持外戚的氏族集团,再没有宦党的压力之下,而不管是董卓还是李催郭汜甚至是曹操自己在内,都没有成功顶替外戚与宦党集团,而这无疑是如今没有人再看好大汉朝还可以被匡扶的关键,或许在场所有人都希望大汉朝能够恢复往昔,但所有人却又必须接受现实。
甚至连刘澜自己也清楚,他们这些人里很多人都瞧不上自己,但这就是现实,他们在选择与妥协中只能面对现实,无法改变,但并不等于他们会把这样的愤怒发泄在导致眼下局面的皇甫嵩身上,甚至就好像因为马融犯过的错误,反遭到唾骂的马家,可以说皇甫家无疑是受到了皇甫嵩的牵连。
刘澜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对皇甫嵩这样了,原来都是因为北军,而说到北军最后的覆灭,那刘澜是最清楚这件事情的,因为当时刘澜虽然也只是小喽啰,可是在讨董前线的他却非常清楚当时的情况,也对当时的一些内幕有所了解,最少比起这些只是道听途说的郑学学生们了解的更多。
当彻底反应过来之后,刘澜才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郑学学生们为何会如此怨恨皇甫嵩了,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掌握着知识的他们是有着非常强的眼界的,就如他们很多人口中说的那样,虽然大汉朝覆灭可以说是二次党锢,也可以说是黄巾董卓,但是那只是让大汉朝从盛转衰,可是为何大汉朝只是因为外戚与宦党的覆灭,好似突然一夜之间就坍塌了,毫无抵挡的能力。
大汉朝当真就这么弱吗,还是因为天子年纪太小在董卓的威胁之下毫无反击的能力呢?都不是,就如太学生们说的那样,就算这些原因都成立,可别忘了在当时,大汉朝还有着一支最忠诚的部队,一支横扫四合,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部队,这支部队忠于天子,忠于汉室,只要他们愿意,是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汉室而再兴的。
那他们口中的这支部队,就是当时皇甫嵩所指挥的那支北军,那支让胡人闻风丧胆的北军,可以说大汉朝走到今天,走到几近覆灭的原因与北军的消亡不无关联,假如北军还在,那支忠于天子的北军还能够如臂使指的话,大汉朝会因为外戚与宦党的覆灭而彻底日薄西山吗,不会,年轻的天子一定会再次扶植起来可以取代外戚与宦党的势力集团,就好像以往原本团结一心的氏族现在分崩离析那样,在权利面前,氏族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到那个时候,氏族是完全有那个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