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贴图,转被低估的苏联反坦克炮(2 / 2)
文件里美国的标准如下
我们在对比苏德火炮的穿深成绩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大不同,除了k值不一样之外,弹丸穿过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德军88mmkwk36l/56使用apcbc在100米距离上能击穿约120mm的30°倾角特定k值的靶板,那么击穿之后,弹丸穿过率是肯定大于50%的,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弹丸穿过了装甲板;苏军的100mmd-10sl/53.5使用br-412在500米距离上能击穿约155mm特定k值的垂直靶板,那么这枚100mm的尖头ap弹穿过靶板的弹丸部分则是75%!假设这个距离上有一块相同k值的160mm甚至165mm的靶板,d-10s能不能击穿呢?能!根据剩余穿深理论,它在这块靶板上的理论极限穿深是215mm,也就是215mm是br-412在这块靶板上的bpbs,更何况还是80%的几率,当然这排除了跳弹的概率。对于这个结果大家不要怀疑,关于理论极限穿深的问题会在后面说明。
再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假设德国和苏联都有一门口径相同,初速相同,炮管长度也相同而且都用ap弹的炮,它们都能在相同的距离上击穿100mm厚的k值相同的垂直装甲,并且弹丸穿过率都是60%,那么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
按照德国的标准,该炮已经合格,已经能达到预期的毁伤效果,因此穿深成绩就确定了,德国就可以告诉军方该炮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击穿100mm的垂直装甲;
而按照苏联的标准,弹丸穿过率没有到75%,认定为“无法穿透”,因此宣布该炮无法在这个距离上击穿100mm厚的垂直装甲,必须降低靶板厚度标准来达到75%的弹丸穿过率,那么这个穿甲厚度就会被减少,假设变成90mm时刚好达到了75%的弹丸穿过率,这时该炮才会被苏联认定为合格,已经能达到预期的毁伤效果,穿深成绩也确定了,苏联会告诉军方该炮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击穿90mm的垂直装甲,要击穿100mm的垂直装甲需要更近的射击距离。
实际上这两门炮的性能是一样的,但是却得到了两个不同的测试成绩,这就是两国采用不同弹丸穿过率标准的后果。那么交战的时候就会出现:装备该炮的德国坦克会在一个特定的距离x上向对方100mm垂直装甲的坦克开火,假设这辆德国坦克也是100mm的垂直装甲,那么装备相同火炮的这辆苏联坦克则被告知必须在另一个特定距离y以内开火才能将其击毁,这个y是小于x的。这样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苏联的这门炮不如德国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门炮,在同样距离上对同样厚度的装甲背后目标的毁伤效果是一样的。
弹丸穿过率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两国认定穿甲弹能否穿透相同厚度装甲的结论不一,苏联的坦克炮/反坦克炮的穿深成绩变相缩水了,然而这还不算。“剩余穿深”这个概念让苏联坦克炮/反坦克炮的毁伤能力继续被低估。
剩余穿深,是指反坦克弹药击穿装甲后的剩余能量,通常用毫米表示。它与命中部位,入射角度,目标的装甲厚度以及弹药的威力有关,它是反坦克弹药毁伤坦克外部部件以及内部部件的主要毁伤源。
剩余穿深=火炮穿甲厚度-装甲厚度
弹药必须在穿透装甲之后还具有一定的能量,才能保证对目标的有效杀伤。穿甲弹的剩余穿深应为20mm~60mm,而破甲弹则需要80mm~200mm,这是设计弹药的基本条件,不仅苏联如此,美国和德国也如此。同时在交战时所使用的弹药也必须满足这些条件,否则要么改变战法,要么就索性更换弹种。如果是某炮的理论极限穿深小于要击穿的装甲厚度,要么放弃作战,要么使用饱和攻击依靠累积效应来造成损伤,不过后者实施起来难度太大。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二战的火炮,主要以穿甲弹为主。
穿甲弹穿透装甲之后一般变为碎块,和装甲碎片一起杀伤装甲后面的目标,剩余穿深足够大的时候,就像下图所示:
反之如果剩余穿深达不到标准,那么很可能是下面这种结果,虽然这是现代穿甲弹的图示,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之前提到,100mm的d-10s火炮使用br-412时的理论极限穿深是215mm,这是根据穿甲弹的剩余穿深来计算的,其实它在那块靶板上的500米理论穿深应该在175mm~215mm之间,由于我们不知道苏联设计弹药时剩余穿深的标准是多少,因此只能推出一个范围,不过不排除苏联浪费火力之嫌,但这种可能性太小,因为纯属画蛇添足,而且还增加技术难度。鉴于苏联75%的弹丸穿过率,因此在射击距离相同、火炮口径和穿深也相同时,苏联的剩余穿深比德国的要大。穿甲弹的剩余穿深如果小于20mm则不能保证对装甲目标的有效毁伤;大于60mm则属于浪费火力的情况,没那个必要,毕竟陆军和海军不能比的。
一门火炮的理论极限穿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那么是否就能直接用这个结果去比较某种坦克的装甲厚度来判断能否击穿这种坦克呢?答案是否定的。德国虎式坦克的首上是102mm/9°,那么假设苏联或者美国有那么一门炮,可以忽略小倾角,并经过计算能在500米的距离上达到102mm的理论极限垂直穿深(靶板k值与虎式相同)。那么在这个距离上用这门炮去打老虎是没用的,因为这个102mm是这门炮的bpbs,即便这炮能在100米距离上达到112mm的理论极限穿深,那么也无法击毁虎式,因为剩余穿深不足,也许打上去的炮弹只能使装甲背部表面隆起而已。
122mm的d-25t发射的br-471在2km处的垂直穿深约是122mm,那么虎式的首上如果在这个距离上挨一炮,那么恐怕是凶多吉少,因为不仅能穿透而且弹丸穿过率是75%以上,这种情况对于内部的毁伤效果是异常强大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苏联并没有像德国的卡尔蔡司那样的顶级光学瞄具,准度太差,一般超过1200米就打不准了,所以正常开火距离不会超过1200米,新手则不会超过1000米。
双方认定“穿透”的弹丸通过率标准不一致,但是其杀伤效果是一样的,实战就是很好的证明。在交战时德国坦克被告知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开火,而且德国拥有光学瞄具准度和火炮射速上的绝对优势,这样一来,苏军就显得比较被动了。
至于为什么德国会选择50%+的弹丸穿过率而苏联是75%+,这个也许只有各国的设计师才能解答了,有可能是因为双方选择的剩余穿深标准不一样造成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苏联在战争中被打得很惨,因此才会选择75%+的弹丸穿过率来达到更大的毁伤效果,并确定坦克炮/反坦克炮参照的cp值,因为ip的厚度要大于cp的,使得苏军在初期以为他们的炮能击穿ip时的装甲厚度,但实际上效果很差,不仅不能有效杀伤,反而损失惨重,后来参照cp,战斗中才有所改观。
1944年夏天是个转折点,战争前期德军有技术优势的火炮只有88mm的flak-18/36和缴获并改进的pak-36(r),但自从虎豹和长身管的iv号诞生以来,德军的技术优势明显超过苏联,这个优势一直持续到1944年的夏天。可以说1944年的前半年苏联的火炮技术迎头赶上,但到了后半年则并驾齐驱,甚至主力坦克的火炮性能还超越了德国,德国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从那以后,损失惨重的变成了德国。
“弹丸穿过率”和“剩余穿深”的问题,使得二战苏联的坦克炮/反坦克炮的穿甲及毁伤能力一直被错误低估了,苏联的坦克炮/反坦克炮的威力要比我们所了解的大得多。综合看来,我们都低估了苏联火炮的穿甲及毁伤能力,又或者,也许我们都高估了二战时期各国陆军装甲的k值。
最后,穿甲弹的弹种、结构等因素也会对火炮性能产生影响,有些国家火炮不行但是弹比较先进,也能取得很好的战果,例如美国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