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收拾残局二(2 / 2)
吴三桂说道:“先到江边吧。”
在吴三桂主持之下,清军弃了泸州卫城,向北撤离。
只是一来夏军上一次大战损失非轻,再加上吴三桂麾下的骑兵不少,追得紧恐怕被反咬一口,故而咬得不紧,主力的决战再也没有了,双方大队人马相距数十里,一个退,一个进,都向北方而去。
即便是来到长江边上,吴三桂也不是多放心的。 他不得不考虑夏军的水师优势。
如果重庆方面的水师截断了长江,吴三桂所部数万大军就不好办了。故而吴三桂仅仅停留了一日,就退过长江,进入泸州城中,才算是稳住阵势了。
而李定国步步紧逼之余,也派出小股人马收复各地城池,土司。
吴三桂能退,但是各路土司却不能退,他们的家业都在这里,如果能放弃,见吴三桂一走,这些土司纷纷来拜见李定国,投靠了大夏。李定国来者不咎,大加安抚,然后让他们供应大军粮草。
当然了,这些土司没有几个是富有的,凭借他们的粮食供应大军,即便是将他们全部逼反,也未必够大军所需的。
除此之外,夏军还占领了合江,纳溪,江安,并占领叙州府长江以南的兴文,长宁,珙县等地,想来叙州府长江以南其他地方,也逃不出去。虽然杨景新而今已经不是军中之人了,但是依然以杨展的名义招揽百姓士绅。
很多地方都不用打,只要亮出杨展的名头,他们都开城投降了。
这一带本来就是杨展的老巢,杨展历次大战,护卫生民百余万之多,这些人都念杨展的旧情。如果在大胜之前,这分旧情算不了什么,但是清军大败之后,这些纷纷归附。
归附之后,也从这些地方弄来一些粮草。
这也是一个粮草来源。
剩下的一个粮草来源就是重庆了。
得到泸州大捷之后,贺虎头一边向南京报捷,一边派兵西进,水陆并进之下,长江以南的土司,县城纷纷归附。如此一来重庆与合江,江安等县,都连成一气了。
并将好些粮草从重庆运到了李定国大营之中。
如此一来大军的粮草危机,就解决了。
更重要的是运输手段的改变,让支撑大军的消耗,减少了不知道有多少,如此一来四川大军虽然消耗比较多,但是朝廷未必不能支撑了,甚至说起来,比这些大军驻守云贵消耗还少一点。
再加上泸州与叙州府长江以南好几个县,地势也很平坦,粮食产出并不少。只要休养一两年,估计单单靠这几个县,就能解决不少粮食问题,对军队长期驻扎四川之内,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以防万一,李定国一边稳定住长江以南的地区,就将心思放在另外一件事情上了。
就是盐。
吴三桂赖以与夏朝交易之中,最大宗的货物,就是盐与马。
马一般从西北而来,一时间李定国也接触不到,太远了一点,但是盐却是李定国能够够得着的东西。
四川的盐场自然是以自贡为最大。而自贡就长江以北不远处,如果李定国能打过长江,自贡自然能到手,但是吴三桂决计不会退让了,自贡代表是真金白银,决计不会轻易让出的。
不过,四川并非除却自贡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盐场了。
只是夏军在四川境内,仅仅占了一个重庆,还类似于孤城,清军就在城外不远处。即便是重庆辖地之内有产盐的地方,也只能放着,不能开采。而今泸州大捷之后,这样的局面就改变了。
李定国虽然打不起什么打仗了,但是修饰一下两边控制线,将几个盐场加强护卫,大力开采,却是可以的。如果能开辟出新的盐场就更好了。 虽然或许一时间不可能代替自贡盐的位置。但是也可以为朝廷带来财源。用于四川境内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