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求生记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镇暗流三(修)

第一百二十八章 淮镇暗流三(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高杰自然保全大军为上。

多铎也意思到这一点了,立即将一封书信报给多尔衮,让多尔衮知道多铎在黄河站不住脚的时候。已经是两日过后了。

而多尔衮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济南得到消息的。

同时在济南的有多尔衮两白旗人马,也有郑王所部,汉军各部等等,大抵有十万人上下。

多尔衮看了多铎的书信,脸上没有丝毫表示,似乎所见的仅仅是空气而已。

对这样情况,多尔衮已经有所预料了,只是这局面发展快了一些而已。

“山东各部情况怎么样?”多尔衮说道。

“秉摄政王。”王永吉说道:“十王借大兵相助,各地已经次第平定了,唯有一二冥顽不灵的之辈,尚负隅顽抗。”

王永吉也就是贰臣,在大明崇祯十万年,也做过山东巡抚,故而对山东地面也非常熟悉。后来投降了清廷,但是山东地面还是有影响力的,如果不是王永吉在,山东地面上,恐怕要多乱几日了。

“王永吉。”多尔衮说道。

“臣在。”王永吉说道。

多尔衮说道:“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日之内,我要一个干干净净的山东省,如果不干净的,就用刀子杀干净。“

“是。”王永吉被多尔衮一句话吓大汗淋漓,他可是见过满清刀兵的人。

多尔衮随即一挥手,让王永吉下去了。

“郑王,洪先生,而今老十在黄河南边待不住了。”多尔衮说道:“南朝皇帝已经整兵待发,不日越过沿着运河水陆并进,号称六十万大军,虽然是虚言,但是三十万大军还是有的。”

“如今局面,该怎么如何是好?”

郑王说道:“九王尽管说,我谨遵九王之令。”

郑王并不是没有主意的人,只是郑王对多尔衮心中有气。也不愿意多说话了。

“摄政王,郑王。”洪承畴说道:“以卑职之见,而今局面,不能力敌,只能智取。”

多尔衮说道:“如何智取?”

这一点多尔衮也明白。

不知不觉之间,多尔衮已经明白一件事情,单单以国力而论,夏朝已经在清朝之上了。如果才能组织起如此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战。清军虽然士卒精锐,特别是八旗兵,可谓天下无双,但是却损失不起。

多尔衮作为摄政王,自然知道满清到底有多少八旗兵,还能组建多少八旗部队。在这样大战之中, 损失个几万八旗兵,即便打退了夏军也是一场败仗。而汉军各部,大多都是前明降军,实力与夏军相差无几。

数量之上,又落于下风。

不想办法智取,的确没有其他办法了,但是该怎么智取?多尔衮一时间想不去解决方案。

洪承畴说道:“以臣之见,这位武兴帝沿着运河进军,似拙实巧。逼着大军与之在运河之上逐城争夺。还能保后路无忧。南军多船只,水师,火炮,沿河而战,占尽优势,进退在手。”

“只是却未免想的太好一点了。”

“运河延绵千余里,他纵然有百万大军,也不可能尽守之。”

“以臣之见,当弃山东之南于夏朝,任其直入,偏师横截运河一处,将其他断为两截。围武兴于山东。武兴一去,则大夏土崩瓦解在即。”

“岂不是天赐天下于大清?”

多尔衮听了洪承畴的话,心中有些激动,问郑王说道:“王兄,你觉得如何?”

郑王说道:“让我想起了松山之战。”

郑王说起松山之战,洪承畴脸色有些难看,但是仅仅一闪而过。就恢复正常了。洪承畴心中暗暗揣摩,的确发现,两战似乎有些相似之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