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推迟的行动(2 / 2)
日丹诺夫作为列宁格勒方面军的政委,长期坚守在列宁格勒城市内,因此他对于解围行动显得更为迫切,他总是急匆匆的,仅仅在这边待了一会儿,就搭上飞机返回列宁格勒了。
到了当天晚些时候,大量的火炮部队开始进驻营地,同时还有其他友军部队,营地不得不继续扩大。
雅科夫注意到,跟他们一起作战的第402步兵团,团长拉季洛夫年轻的让人咂舌,他才堪堪三十岁出头,曾经在远东军区当过班长,后来进入军校,出来后就被任命为团长了。
而这种现象其实在整个苏军中都变得越来越普遍,第402步兵团的政委只有27岁,实在让人无法想象这么年轻的政委该如何领导政工工作。
三个下属的营长,其中两个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军校生,年龄都在25岁以下,另一个是火线提拔的,至于下面的连排长,倒有几个有战斗经验,但士兵们则多数是刚刚从预备役转入进来的,就算有战斗经验,也仅仅是莫斯科反击战所进行的几次顺风战而已。
战争爆发到现在,苏联红军已经损失了几百万军队,战前现役的那一批官兵已经基本上被歼灭,幸存者多数都获得了提拔,这也造成了苏军基层士兵的战斗力极具的下降。
战争爆发时,苏军高级军官们很显然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德军的闪击战,他们对于如何使用装甲力量和空军还在摸索中,因此一开始便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几次致命失误后,大批有着西班牙战争、苏芬战争和远东战斗经验的苏军士兵遭到了围歼,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逐渐转变过来,整集团军甚至整方面军被包围的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苏军指挥部--不仅仅是集团军和方面军级指挥部,也包括最高统帅部在内--在如何避免有生力量被彻底歼灭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因此从42年初开始,德军更多时候都是在击溃苏军,却很少能像开战前那样搞大包围圈。
一些优秀的高级将领也开始脱颖而出,其中某些人不仅能在劣势下坚守阵地,甚至能搞出局部反击,让德军吃亏。
但讽刺的是,在高级军官逐渐适应战争的现在,由于初期的老兵辛存率很低(毕竟动辄被包围就以为着幸存者很少),新建立的部队却缺乏最早那一批士兵们的战斗素养,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悲哀的事。
初期的战斗中,常常出现小股苏军和小股德军能打的有来有回的现象,但拖后腿的战术指挥往往会将这些优秀的士兵们轻易的送进德军包围圈内。
而现在,苏军战术指挥逐渐追上德军的时候,大批有经验的基层军官和老兵的战损却导致往往战术决策没问题,派出去的部队却无法完成计划、无法挡住德军的情况。
雅科夫能清楚的看到,集结过来的士兵们脸上那股稚嫩的气息,他们满是好奇,对德军的战斗力又有些畏惧,他们全都缺乏作战经验,而局势也不允许他们慢慢学习,只能在接下来的交战中积累经验了。
但是,这些年轻的预备役所面对的是目前世界上战争经验最丰富的德军,其火力配比和战术运用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的标杆,为了从这支战斗力极强的敌人手中学习作战经验,这些新兵们大多数都将付出自己的生命,只留下少部分人能存活并成为苏军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