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残明虎啸 > 第两百四十五章 可能的变故

第两百四十五章 可能的变故(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接着就是驿站快马来报,白莲教串通几路土匪造反,却被京营伏击,连东平城都没没摸到边,刚刚到达东平郊外就被一锅端了。

此时南京城才知道,这些人都是那些商人蛊惑造反的,一时间那些商人的恶行激起人们的愤怒,纷纷声讨他们丧尽天良,战乱对大部分的人可没好处。

整个江南的商人一时失语,再也不敢露头招摇,陈子强却开始发愁了,民愤一旦不加控制,也会造成祸端的,打砸抢不是没人会干的,总有一些地痞流氓借着机会发横财的。

南京城是不用担心,这里毕竟驻扎着许多军队,可江南的其他地方可不一定有这么多兵力,大明商业最发达的城市,几乎都集中在江南。

虽说北方也有临张的说法,说它们不逊色于苏杭,可临清是靠着大运河,张家口靠着蒙古,做的都是陆上的生意。

再说张家口的八大家被陈子强一股脑的全端了,如今剩下的晋商可都是守法的商家,也没以前那么大的声势了。

江南商业最发达的无非是淮扬和苏杭,明末的海商可不全是沿海的人,其中徽商有许多人参与了,徽商和晋商一样出名。

晋商主要对蒙古等部落做生意起家的,徽商却不一样,许多人开始是靠贩卖食盐起家的,故而徽商多是盐商。

跟晋商有钱了一样,想着赚更多的银子,故而跟后金合作,徽商却把眼光投向了大海,海贸的利润远胜跟后金交易。

而且徽商有个传统,那就是可以赚国家的钱,但却绝不卖国,他们许多人发财后第一件事不是买房买地,而是回乡办私塾,让家乡的穷人子弟能够读得起书。

故而在家乡徽商的声誉是很好的,若是他们在外边做生意,平白的被人抢了,那可是会激起家乡人的义愤的,到时候又是一堆乱事。

陈子强挠着脑袋半晌,神神叨叨的跑去兵部,写了两份调兵令找熊明遇盖印去了,熊明遇见到他就是吹胡子瞪眼睛。

“怎么,现在懂得让老夫看看了,老夫弹劾你的本子已经写好了,你自己看吧。”

陈子强毫无愧意,笑眯眯的说:“老大人别介呀,这事重要先办完,过会儿您要骂再骂呗。”

说着腆着脸递过去,熊明遇其实哪是想参他,不过是找个借口数落他一顿罢了,明白他是为国办好事,怎会去添堵。

装作气哼哼的接过调兵令,看了一眼就吩咐掌印的官员盖章,不过也好奇地问道:“杭州那边好好地,干嘛掉台州守将去那啊,还有苏州那,这不是胡闹吗,小小的一个江阴典史,你把他调往苏州替代游击领军。”

陈子强嘿嘿笑着说:“老大人别急,陈明遇只是暂任,没给他实缺啊,这个人是个有本事的,虽说打仗不行,可治理地方治安有一套,现在正需要这样的人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