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层峦引高节(2 / 2)
“李司令,只要你说的,我们完全照办。”
“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们二十二军总指挥张天宇定的规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
李雪豹和年丗中可不知道张天宇是什么鸟,他们只知道听李常有的。这要是让张天宇知道了,非得气乐了不可。
李常有古鲁镇大发神威,歼灭了五百来个日伪军,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被古鲁镇的人奉为天神。为了防备鬼子的报复,李常有派人宣传鼓动古鲁镇的人离开这里,向关内逃亡。古鲁镇的百姓深受鬼子伪军和开拓民的迫害,他们纷纷送自己的子弟参军,上到四十岁的中年人,下到十四五的少年,踊跃要参加抗日的队伍。还有不少年轻的妇女也来投军,一时间,古鲁镇投军成了风尚和高潮。
李雪豹的人马也都来到了古鲁镇,加上古鲁镇招收的新兵,及反正的伪军,李常有一下子增加了一千三百多人。这些开拓民的家中牲畜和粮食都不少,除了部队所需外,都分给了老百姓。
在肇源地界闹出这么大动静,肇源和杜尔伯特是都不能待了,李常有和张浩商量后,请示北上部队总部,在经过批准后,决定带着大军离开这里,他们准备走扶余,进入五常,那里可是李常有的家乡。
九千多人,八百匹骡马,队伍浩浩荡荡,在夜间出发,踏过了冰冻的松花江,进入了吉林地界。
三天之内,李常有和张浩率大军直下扶余、榆树、五常三座县城,在哈尔滨和新京两大城市间纵横辟阖,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人数发展过万,在黑龙江和吉林境内影响巨大,引起了日伪军的极大恐慌。
由于这一带距离哈尔滨和新京量大城市太近,是关东军的老巢,也是伪满洲的都城,无论如何不能有失,关东军总司令南次郎不得不调回在大兴安岭围剿的西尾寿造,命令他带领大军回到哈尔滨附近围剿李常有和张浩这支部队。
李常有和张浩在松花江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声势,减轻了在大兴安岭的总部和魏长河、韩选青他们所处的压力。
为了躲避日伪军的锋芒,李常有张浩率领大军进入了五常凤凰山进行休整。
五常凤凰山山势连绵起伏,山峰峥嵘峻峭,云雾缥缈,山峭石奇,高山奇桦,千奇百怪,姿态万端。残冬已经,积雪尚未完全融化,但在层层密林中,看不到远方山头的积雪,这里是森林的海洋。虽然还没有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层出不尽的大森林已经预示着这里别致的森林奇观。
在凤凰山陡沟子大峡谷里,战士们正在严肃紧张的操练着,训练不时出现的呐喊声惊起了林中的飞鸟。
张浩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找到了正在观看战士们训练的李常有。
“李司令,罗总回电报了,鉴于我们目前在一起目标太大,而且还有很多新的根据地和游击区没有开发,他同意我们分兵,由我带队走珠河、海林,进入牡丹江,转首入长白山,开辟那里的根据地和游击区。”
“张浩,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你把大批的物资和弹药都留给我们,你们队伍本身人少,又要行军几千里,前途凶险莫测呀。”
“李司令,你们在敌人的心脏活动,周围的日伪军势力太强大了,多留些武器弹药和物资是必要的。我们轻装前进,反而更容易摆脱敌人的追击。把伤员都留在你这里,我已经过意不去了。”
“张浩,我们是战友,都是为抗日而来的,就不要过多客气了。我犟不过你,物资弹药我留下,就听你的安排好了。伤员不便行军,留在我这里是必须的。不过,攻打珠河的事你听我的,我们要在珠河闹得轰轰烈烈,把鬼子和伪军的吸引力全部集中在那里,你们好脱身,这个计划你要听我的。”
“珠河这个计划罗总并没有具体指示,只是说让我们看实际情况而行。西尾寿造已经到了哈尔滨,大军也陆续在往回开拔,这次行动我总感到太危险了,”
“张总下决心派我们来东北,目的就是在这里开创新的抗日局面。我们龟缩在山林,不主动出击,那还有什么意义。西尾寿造虽然来了,大军还在调动,趁大军未到之时攻打珠河,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李常有斩钉截铁的说道。
虞舜之世,珠河境内就是是肃慎人繁衍生息地区之一。
说起东北的历史,就该谈一下肃慎这个民族,肃慎民族是女真人、满族人的先驱。两千年前,出了山海关就算东北,北至外兴安岭,东滨大海,西接东胡(后来的鲜卑)。南面燕山一带是商朝的华夏族(汉族),东面是濊貊,西边是东胡,北部是肃慎。乃至满清这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的疆域基本是东到日本海,北至贝加尔湖的,拥有广阔的疆土。直到后来北极熊的崛起,满清的没落,东北的广大领域才丢失了大部分。
珠河虽然历史悠久,但成立县城,有人居住还是因为中东铁路的建立。沙皇俄国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领土上这条铁路。铁路出哈尔滨向东一百多公里,就是珠河境内。当初修建完这条铁路,在珠河设立一个小站,不少人留在这里,慢慢人聚多了,成了一个城镇。
三月末,天已经转暖了,白天开化,晚上则上冻,早晨道路象镜面一样光滑,中午则泥水混淆,远行非常的艰难。几辆大车拉着满满的货物,在这泥泞的道路上缓慢的前进着,从乌吉密方向驶去珠河县,从西北来到县城边缘时,天已经快黑了。
珠河县西北角有一家老来大车店,这里云集着南来北往的各地客商,大多数是比较穷的人在这里打尖休息。这几辆大车也不例外,看到老来大车店,径直驶进大院。
大车店的小二赶紧出来迎接。
“老板,住宿还是打尖?”看来这小二是河北来的。
当先留着络腮胡子的老汉看来是个领头的,他声音洪亮:“小二,我们十个人,找一个大通铺,不要外人掺和。这几匹拉车的骡马好好喂喂,也给我们随便搞点酒菜,明天早晨就走。”说着,他扔给小二一块大洋。
店小二常年接待来往客人,自然会看风使舵,察言观色,他看到着一行十来个人都不简单,几辆车都装的满满的货,自然不敢怠慢。
他赶紧招呼人。“来人呀,给老板的马牵后院去好好喂喂,不要耽误了明天赶路。”然后小声说道:“老板,你们可有证件,这里离县城的炮楼可是不远,他们不定期的来我们这里检查良民证。”
络腮胡子大汉不耐烦地说:“我们从哈尔滨出来,要去牡丹江,没有证件敢走吗?”
“是是是,是我多嘴。我领你们去房间,酒菜马上就来。”
这是一个泥坯垒就茅草覆盖的破房子,倒是不露风雨,屋子里更简单,一条能睡十几个人大火炕,烧的倒挺热,一个粗糙的长条大木桌,几个长条凳子。东北的大车店基本就是这样的情况。
店小二出去忙活酒菜去了,一个汉字低声跟络腮胡子说:“大哥,小二说要什么证件,我们也没有呀。”
“笨蛋,我们没有证件,还没有枪嘛,别问了。”
看来这些人都听这个络腮胡子的话,他不让说话,大家就都没有再问,反正他们心里有底气,也不怕什么。
店小二不一会就送进来一些酒菜来,几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就着昏暗的油灯,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吃饱了饭,在络腮胡子的命令下,大家也没有脱鞋,合衣倒在火炕上,不一会就发出呼噜声来了。
刚躺下没有多一会,门外传来吆喝声。“起来,起来,查房来了,把证件都准备好。”
这声音一传来,十来个人都坐起来,纷纷从腰间掏出手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