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覃氏(三)(2 / 2)
那人其他物什都被覃氏收缴了,没更多情报可提供,赵当世将他打发下去,独自一人于房中思索话中意思。
又自言自语几遍,后一句还好理解,前一句仍是拗口。他想不出个所以然,就让人把吴鸣凤叫来。
吴鸣凤不愧有着“导游天赋”,一听就明白了。他解释道:“施州卫地方土人习俗与我汉家不同,除夕早一日过,是为‘过赶年’。聚云寺属下也去过,在忠州卫南方,香赫叫来。
周文赫是军中老人,入川前就跟着赵当世的老弟兄,更细的说,在金岭川就追随左右的那拨人中就有他。因他资历、能力俱佳,性格也算沉稳,赵当世没选其他人,而是让他当了夜不收的头。
夜不收规模尚小,长官也不过百总。周文赫要是不来,完全可以和郭虎头一样捞个把总当当。但他没有迟疑,果断接受了夜不收百总的任命。这一方面是因为对于赵当世知遇之恩的报答,另一方面也有他眼光长远的原因。他虽寡言,但城府深沉,知道这个特勤组织眼下草创,虽不起眼,但假以时日必得重用,与其与侯大贵、郭虎头等人争破头,还不如另辟蹊径,另寻发展道路。
在赵当世将去聚云寺的计划告诉他后,他内心一阵狂喜。此次护卫,只有夜不收,而他又是头目,只要能保得赵当世来去周全,少不得大功一件,自己在赵当世心中的地位也定会水涨船高。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同时亦擅长审时度势,只要有表现的机会,就不会放过。
当然,在赵当世面前,他没有显露出半分喜色,依旧一副波澜不惊模样。赵当世将几项要点和他讨论清楚后,让他回去做准备。
做完了这些,赵当世才得以放松一二。此时已是酉时,早过了饭点。侍卫端来饭菜,他吃了两口,没有胃口。索性放下碗筷,出屋散步。
诚然如他推测,覃氏寻求合作的可能性极大,但世事无常,在没有面对面确认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侯大贵与徐珲能瞧出此行的危险性,作为当事人,赵当世又何尝不知?实话说,他比任何人都要忐忑。
人一旦身居高位,考虑的东西便多了。要他还是个小小的百户,面前刀山火海,他反而不会有任何迟疑,侯、徐也不会一开始激烈反对。大家虽然各有想法,但归根结底都只是由于一个原因——赵营今非昔比。
这倒不是说赵营现在已成了气候,而是众人作为元老,是一步步看着赵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因为是自己一刀一枪奋斗出来的,故而格外珍惜;因为对赵营的未来充满希望,故而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赵营,名为赵当世的营头,实质上,已经被绝大多数军将们看作了自己的归宿。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