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 第2931章 家的温暖

第2931章 家的温暖(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万岁爷您这么夸奖臣妾,臣妾真是要无地自容了,都说长孙皇后乃世人楷模,臣妾真是不及长孙皇后九牛一毛呢。”

“看看,看看,才跟朕学的这个成语,立即会用了,只是往后可是不要妄自菲薄了,你是朕的皇后,是朕独一无二的皇后,倘若有朝一日你真是成了那长孙皇后,朕可实在是无福消受呢。”

这句话确实是皇的真心话。长孙皇后何许人也?那可是皇太宗李世民的皇后,素以辅佐夫君,劝谏帝王著称,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然而这些美德对于当朝的皇来讲,却是最深恶痛绝的“美德”,因为皇不是李世民,他独断专权、果断决伐,从来都是一人说了算,哪里能够容得下一个多嘴舌的皇后在他的身边指手划脚?

雅思琦只是道听途说历史有这么一个长孙皇后很是著名,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不知道长孙皇后因何而著名在皇面前自长孙皇后,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刚刚皇还那般的和颜悦色,只眨眼之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又收敛起来那些无意间流露出的温情,重新换一副清冷无波的模样,着实让雅思琦深刻地体会了一回阴晴不定的感受,吓得她脸的那些红晕在瞬间变成了苍白之色。

“回万岁爷,臣妾谨记您的教诲。”

“嗯。”

总是好为人师,教训起人来滔滔不绝的皇竟然惜字如金地只给了她一个“嗯”字,实在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好好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这么糟糕,雅思琦的心情也下子跟着糟糕起来,为了不引火身,她只得是绞尽脑汁地转移起话题来。

“那个,启禀万岁爷,年妹妹这次回府省亲之事……,您看……”

皇与雅思琦之间的谈话突然一下子变了调子既是因为牵扯到了长孙皇后,更是因为令他想到了与冰凝糟糕透顶的关系而黯然神伤。这一次他是铁了心要将年大将军拉下马来,甚至是动了杀机,可是那个女人怎么办?这一次之所以决定破例恩赐回府省亲,还不是为了要安抚她吗?要知道皇很少会破例,万事总是要遵循先例,若是没有先例也要在引经据典的基础想出变通的法子。而回府省亲这件事情,不要说在雍正朝,是在康熙朝也是绝无仅有的。

先皇的爱妃--密嫔娘娘(十五、十六、十八阿哥的生母)那么受先皇的宠爱,而实际除了荣华富贵之外,在亲情方面却是没有享受到半点恩惠。密嫔是江南苏州人士,当年密嫔的父亲过世的时候,正是她受宠甚盛之时,但是先皇却将这个消息强行地压了下来,令密嫔因为不知情,还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在皇宫歌舞升平、无所禁忌。虽说身为帝王的嫔妃不能为亲生父亲披麻戴孝情有可原,但若是连得知父亲过世的消息都被严密封锁,连心缅怀一番的权利都被一并给剥夺,那实在是有些不尽人情了。后来还是到了雍正朝,皇对母妃们的管束不似先皇那般严格,密嫔这才获悉自己的父亲早在七年前过世的消息,当即是悲痛欲绝,若说密嫔对先皇没有丝毫怨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是先皇已经驾崩,亲生父亲也是永远也不可能再起死复活,再有多大的怨恨也无从发泄与追究罢了。

对于密嫔的这些遭遇皇当然是一清二楚,他也是实在不能够理解自己的皇阿玛为何要对密嫔封锁家父过世的消息,毕竟密嫔的父亲做过的最大的官职不过也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罢了,先皇为何要跟这对父女过不去呢?如若密嫔的娘家是权高位重的封疆大臣该又会是何等命运?

皇得不出任何答案,他虽然是先皇的儿子,但他更是他自己,虽然他不是儿女情长之人,但是对女人他也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好冰凝,爱她给她力所能及范围里最尊贵最体面的身份和地位,而不是像密嫔那样,从康熙二十几年入宫,生了三个儿子,极尽荣宠却一直都是庶妃的身份,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获封为“嫔”,才享有一宫之主的地位。这是皇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事情,想反,如若实在是事出有因而亏待了哪个女人,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补偿回来。好现在,早早想铲除年大将军的势力,而且是斩草除根,却因为顾忌冰凝而迟迟没有下定决心,以至一直拖到现在。

要知道年二公子早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多次密奏皇,提出进京谒见的请求,而皇不是朱批“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者,大功告成,西边平静,君臣庆会,亦人间大乐事。所奏六月二十五日请旨前折,朕留案头,俟朕主意定时,自然谕来)是”览卿奏谢,知道了。朕准卿来京,朕亦甚喜。大功告成多日,君臣庆会在迩,临书不胜欣喜。特谕。”

每每皇总是先大大夸赞一番,再又找出一堆借口推迟年大将军的进京时间,这是为何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