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火了海寨(2 / 2)
两条小花狗,围着吃火腿肠的两个小孩,使劲地摇着尾巴。
城里的男人,拿着斧头在劈柴,可惜的是,几次劈下去,只劈了一点边。不是东倒就是西歪。
惹的边上的老婆,笑过不停。
城里的女人,围在农村的土灶,正在烧火,可惜没烧着,一灶的烟,弄的她泪水都出来了。
一群城里的老头老太,来到了菜园,正在摘菜……
海寨的旅游,就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
一些游客,将这些镜头拍下来,放到了网上。
一时间,让许多“快节奏生活”的城市人,感到了一种向往。
人们纷纷登陆“海寨村网”,将初一至十五的住宿订满。
特别是,每一个人都要求,要吃上一天份的“龙头宴”。
为此,海寨村委会决定: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海寨办“流水龙头宴”。
流水龙头宴就是:只要客人来,就要招待。吃宴席人数凑够一桌就开吃。摆100张桌子,10点开100桌,待大家吃完后,11点30分再上菜开100桌,13点上菜再开100桌。下午是5点一批150桌,6点30分一批150桌。桌子不动,吃饭的人却都换了。
今年谢杰带着全家回去了老家川省。
谢菲在农历腊月二十五便随家人乘飞机离开了。
农历二十之前,谢菲就将海道家里送的土特产全部通过驻村的快递点,邮寄回成都。
送走了恋恋不舍的谢菲,海道又恢复了散懒的生活。
有谢菲在,每天早晨七点半就得起床。
不起床,那耳朵就会成麻花。
看到谢菲每天忙的象啥,海道也不能独自偷懒了。
现在,监督的人不在,正可以多睡觉,多做梦。
可是,又有人让他睡不成懒觉上。
来人是海道的三伯,海寨村的村长。
“三伯!又有什么事?”
村长说:“刚才有村民来报,说是前山水库有异常。”
前山水库,位于海寨村的东部,属太子河干流,水库库区水面有12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4.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为566平方公里,水库面积从正常水位到最高水位时为12-16平方公里。
这个水库原本属于县管,又改为乡管,最后乡里也不管了,直接甩给了海寨村。
海寨村接手这个水库后,根本就不去管。
因为只有投入的,没有收入。
换着是其他的水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库,每年水中的出产应该不少钱。
前山水库中,水太清澈了,但是,水清无鱼。
不是没有人打前山水库的主意,前后有三批承包商来承包水库。
第一拨的人是县管的时候来的,是原来书记拉来的客人。
水库承包费一年三十万元。
这个价格让客人喜笑颜开,太便宜了。
12平方公里水面,换算成12*1500=18000亩。
就按每亩出鱼一百斤计算,总计就能出鱼1800000斤鱼。
如此算来,年收入在两百多万。
这老板吃住在水库,忙了一年。
买了十万元的鱼苗,投放到市场。
可一边养一边怀疑起来,怎么看不到鱼?
到了年底,老板准备起鱼。
从头捞到尾,只捞出来三百斤鱼。
老板又让人再捞,每一个角落不放过。
再捞一次,只捞上一百斤鱼。
老板坐在水库的坝上,大哭起来。
损失了五六十万,就起了四百多斤鱼。这鱼比金子还贵。
哭完之后,老板跑去找书记,退租。
原本合同中留有一手,试养一年。
所以,老板庆幸地离开了前山水库,没亏多少。
这次事后,县里请人来调查,结论是,这水库养不了鱼。
于是,县里也不管了,推给了乡里。
乡里头痛,不能放着水养只装水吧?
于是,两年时间,乡里找来了两个承包商。
第一个年承包费二十五万,结果捞了二百五的鱼上来。
第二个年费包费三十万(包括水边上的山地),结果只捞起了二百斤鱼。
有了前车之鉴,后面再没有人承包前山水库了。</div>
<div id="footlink"><a href="上一页</a><a href="返回目录</a><a href="下一页</a></div>
<div id="adbottom"><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div>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