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七夕乞巧(2 / 2)
待众人都穿完后,春绮公布了前三名的得巧者,分别是齐蕊姝、齐蕊卿和白檀,越氏笑着一人赏了一对珠钗,白檀不敢收受,倒是齐蕊卿笑着替她接了。
红蕉见状,看着甘遂和灵雨不服气地说道:“输给白檀也就算了,她每日里绣棚子不离手,只是怎么连你们两个舞枪弄棒的,也快在了我前头?”
灵雨和甘遂对视一眼,均抿嘴一笑,红蕉哪里知道,虽然她们两个因着习武不碰针线,但是那穿针和使暗器是一样的道理,既然暗器能使好,穿针又有什么难的。
春绮派丫鬟们撤下了针孔和彩线,在供桌前摆了五个大小一样的琉璃小缸,算上齐蕊姝和齐蕊卿,刚好是十个人,每个琉璃缸前各站两人,开始投针验巧。
琉璃缸中盛着“鸳鸯水”,是取了初六那日白天和夜间的井水,放在露天下过了夜,初七日放在大太阳底下暴晒一天,水面上形成薄膜,就可以验巧了。
齐蕊姝身后跟着梅樱,齐蕊卿身后跟着灵雨,之后的琉璃缸前分别站着玉锵和白檀、甘遂和红蕉、竹芸和宝绿,越氏看着有趣,前来做了判者。
排在第一位的齐蕊姝和齐蕊卿等人纷纷上前,取出绣花针,轻轻平置于水面上,水底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影。
越氏眼神不好,派了石斛前去代她查看,石斛挨个走过琉璃缸,笑着道:“两位表小姐一个成了牡丹花,一个成了玉凤……”
越氏听了,忙凑过来看,只见齐蕊姝面前的琉璃缸底,一朵重瓣牡丹悠然绽放,而齐蕊卿面前的琉璃缸底,则静静栖着一中形态精美、栩栩如生的玉凤,顿时连连称奇。
顾元莲和卫氏也忙凑过来看,笑着称赞了一番,那其他三个琉璃缸中,玉锵成了朵梅花,甘遂成了根竹子,倒是竹芸差了点,针影笔直,无甚看头。
接着第二轮比试紧跟而上,梅樱、灵雨等人投针之后,还是石斛上前查看,只见梅樱成了只雀首,灵雨成了把宝剑,白檀成了朵兰花,宝绿成了只花瓶。
红蕉因着紧张,下手重了些,戳破了水面上的薄膜,绣花针沉到了水底,正满脸懊悔,嘴里嘟囔不已。
越氏满面笑容,给齐蕊姝和齐蕊卿一人给了一套压箱底的头面,给玉锵、灵雨等人一人赏了枝金簪,就连那没有形成针影的竹芸和红蕉,一人也得了枝鎏金银簪,一时间皆大欢喜。
春绮命人撤下琉璃缸,抬上一个黄花梨大方桌,方桌上的果盆里摆满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红枣等吃食。
红蕉等人纷纷拿出之前就捉好的喜子,放在果盆里,举着巧灯凑在桌前,紧紧盯着喜子,看哪只喜子先结网。
齐蕊姝和齐蕊卿坐在棚子里陪着越氏等人,剥着花生,嚼着瓜子,闲闲看着红蕉等人玩闹。
上一世东宫花宴后,姐姐和母亲相继去世,这种乞巧的玩闹齐蕊卿就再也没有参与,如今隔了两世,月华如水,置身其中,不免心生恍惚。
想起刚才祭拜时心中默念的“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的心愿,齐蕊卿面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看着远处明亮的群星,心上越发觉得温暖和感动。
苍天怜我……
那厢传来红蕉兴奋的叫喊声:“哎呀,这只吐了,这只吐了……”齐蕊卿回过神来,拉着齐蕊姝凑过去看,果然见一只喜子安静地趴在一个黄金瓜上,细细吐着丝。
红蕉小心地将那只喜子捉住放在木匣里,捧到越氏等人跟前,越氏、卫氏都凑过去看了一眼,赞了几句,笑着吩咐石斛和春绮将瓜果切开。
越氏带着卫氏和顾元莲,笑着将瓜果分给齐蕊姝、齐蕊卿等人,嘴里祝福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