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昌黎郡作壁上观(2 / 2)
只是赵徽没有想到,刘虞就这样将幽州牧让他了,以至于赵徽需要提前征讨辽东。
原本在赵徽的计划中,是先建造大船,然后从辽西直接登船,横穿渤海,进入辽东郡。
现在计划提前,大船没有造好,只能通过运梁车,沿着陆路,穿过昌黎郡,才能对辽东形成威胁。
这场对于辽东的战争,赵徽在内部进行过多次的讨论。
虽然很困难,但是在赵徽接手幽州后,就必须提上日程,并且要将风声放出去。
赵徽突然接管幽州,这个时候,不管他打不打公孙度,袁绍和公孙瓒都不会给他稳固幽州的时间。
赵徽就算不打公孙度,袁绍和公孙瓒同样会来攻打他,然后配合辽东的公孙度,南北夹击赵徽。
相反现在赵徽主公攻打公孙度,反而让袁绍公孙瓒觉得有机可乘,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来攻打赵徽。
没有海船,赵徽攻打辽东最大的困难,就是要怎么穿过昌黎郡。
昌黎郡是一个弧形,沿着海岸线的路程是最短的,可是要到辽东,等就是横穿整个昌黎郡,这是一千多里的距离。
不仅道路难走,而且会遇到无数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是昌黎郡太守鲁冰的态度。
赵徽的目标是公孙度,赵徽并没有想过征讨鲁冰,他也没有时间浪费在昌黎郡上。
公孙度势大,这几年昌黎郡太守鲁冰,一直都被公孙度压着。
赵徽早已去信给鲁冰,将自己的目的说的很明白,同时保证灭了公孙度之后,绝对不会动他。
赵徽虽然是幽州牧,但是昌黎郡偏远,鲁冰到底会怎么选择,赵徽也猜不到。
但是只要鲁冰能够暂时做到两不相帮,赵徽就很满意了。
赵徽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昌黎郡的实力并不强,不然也不会一直被公孙度压制。
鲁冰要帮助公孙度,赵徽可以凭借两万人将之打败。
不过鲁冰这些年,被同为太守的公孙度压制,赵徽相信鲁冰心中,肯定对公孙度有所不满。
而以鲁冰的性格,有很大的概率会两不相帮,坐看赵徽和公孙度谁胜之后,才会选择投靠谁。
并不是什么人,都有魄力在未知前,就选择将全部身家都拿去下注。
以鲁冰的能力,他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出,赵徽和公孙度之间,谁的胜率更高。
在赵徽的大军进入昌黎郡后,鲁冰也马上收到了消息。
鲁冰手里此刻拿着两封密信,一封是赵徽写给他的,一封是公孙度写给他的。
他并是一个果决的人,手里拿着两封书信,他不知道该站在赵徽这边,还是站在公孙度
百分二十五的可能帮助赵徽,百分二十五的可能帮助公孙度,剩下百分五十的可能,他谁也不帮。
鲁冰将两封密信都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藏了起来,他并没有派出军队去干扰赵徽。
现在只是运粮队进入昌黎,就算他不出兵,也有借口应对公孙度。
赵徽的大军的沿着海岸前进,每日行军超过八十里,一天十二个时辰,有七个时辰都在赶路中。
道路崎岖,运粮车非常不好走,不然的话速度还可以提升。
而另一边,张望典韦率领的三万士兵,到现在为止,连北平郡都没出。
这个时候,就是鞠义也不在提出兵的事情了。
即使公孙瓒认定赵徽是在引诱他动手,公孙瓒现在的耐心也快被消耗完了。
他手里现在有三万人,加上鞠义的两万士兵,正面攻打赵徽并不虚。
只是公孙瓒也在防着袁绍,担心自己的兵力如果在和赵徽交战过程中,被消耗太多,最后给袁绍做了嫁衣。
借助袁绍的力量夺取幽州,公孙瓒也要保证自己的力量,能够守住幽州。
他想用最低的代价,打败赵徽。
但是看着三万大军,从蓟城出发,走了十天,都没能走出北平郡。公孙瓒也心急。
当听到从辽西传来的消息时,公孙瓒心中升起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
他不认为赵徽有那么傻。
如果这是赵徽的真实水平,那被赵徽赶出幽州的他算什么?
公孙瓒叫来刘备商量。
听完公孙瓒所说后,刘备道:“赵徽暗中必有奇招。我们肯定遗漏了什么。”
从他们现在得到的消息,赵徽的一切行动太不正常了,完全不是他们认识中的赵徽。
三万主力军还在北平郡,每天慢慢悠悠的前进。
而在辽西的数十万石粮草,在两万士兵的护送下,向辽东运送。
这就像是对战争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在指挥这场战争。
这不可能是赵徽的正常水平。</div>
<div id="footlink"><a href="上一页</a><a href="返回目录</a><a href="下一页</a></div>
<div id="adbottom"><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div>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