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潜伏(一)(2 / 2)
九爷原名是沈金龙,蛟河人,因此他也知道“杀四方”绺子,知道这个绺子和日本人是死敌,双方打打杀杀的一直十几年,几度传来被剿灭的消息,但是过不了多久就死灰复燃继续和小鬼子死磕,这也就是这个九爷在知道了是“杀四方”绺子大当家的后,极力拉拢的原因。沈金龙祖上是热河人(今河北承德),逃荒到了东北,就在这桦甸存身,一直以挖参为业,但是到了沈金龙父亲这一辈因为看见这里的木帮生意十分挣钱,利润很大,就开始利用自己在挖参的时候结识的一位木帮大柜,开始干起来了木帮,利用自己挖参积攒下来的积蓄,买断了一片山林的开采权,干起了木帮,并且取名“三合盛”。
沈金龙的父亲自打干起了木帮,就准确的意识到光靠伐木,大部分利润都被排帮还有最后销售地点的吉林,哈尔滨等地的木材商人赚走了,自己的价格都被这些人限制着,所以就全力进军排帮,自己伐木,自己组织人放排到吉林或者哈尔滨,占据了排帮的半壁江山后,又开始在吉林哈尔滨开始设置店铺,进军木材的零售行业和加工行业,先后建起了木材加工厂、棺材铺、木匠铺等等,几年下来积攒了很大的家业,这就开始来到桦甸城里,占据了一块地皮,盖房子安居下来,因为木帮中的人都是招收的城里人家的子弟,这个城西边几百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在木帮中。所以三合盛的木帮在桦甸就是势力极大的团伙,但是由于主要业务不在城里,所以和城里的各家店铺都没有什么利益纠缠,相处很好。
等到传到儿子沈金龙这一代,沈金龙更是发挥了老子的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本事,与官府的关系更加密切,不断的给官府中人送礼,抽红等,山场面积不断扩大,等到日本人来了之后,又和小鬼子的驻军司令腾野四郎成为朋友,但是这个沈金龙虽然和日军司令关系很好的,但还是以业务繁忙,脱不开身,拒绝了日军让其担任维持会长的要求,因为拒绝日军让其派人带领山林讨伐队进山清剿抗联的要求,被日本人找借口枪杀了他大儿子。沈金龙无奈在小鬼子投降前一段时间躲到了哈尔滨不回到桦甸来,直到一九四四年,
当然,沈金龙并没有告诉万和自己是国军军统特务的身份,只是说目前都是乱世,哈尔滨哪里的木材需求量很大,需要得力人手给其帮助管理林场,增加木材的砍伐速度,因为一年就是冬天这一段时间才可以大量的砍伐,到了江水一开化就开始放排了。大量的木材就源源不断的运到吉林和哈尔滨去销售了。
经过闲聊,万和知道要是这个三合盛是黑手,那么他们的有利条件就是他们的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备煽动居民的便利条件。
万和不动声色,装作兴趣勃勃的样子,听着九爷的叙说,最后万和站起来说道:“九爷,你还真的是爷们,不为小鬼子做事”。
薛山丁正站在门后,看着外边,也不知道大当家的怎么样了,忽然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看见薛山丁站在门后,就说到:“水相,你和我们走一趟,我们九爷给你们挑选了一处住所,你去看看怎么样?你们大当家的正在和我们九爷相谈甚欢,不便打扰,你就辛苦一趟吧。”
“我说了也不算啊?还是我们大当家的亲自看看才合适的”薛山丁推脱到
“哈哈,不用的,房子很多,明天你们大当家的相不中,我们就再换房子,方便的很。”
“那好吧”薛山丁答应一声,就跟着人走了,来到了城中的一处院子前,看见这里是个两进院子的住所,前后两排房子,院墙高大,院墙的四个角有四个炮台,薛山丁就说到:“太好了,这么好的房子啊,这是谁家的啊?一个月多少钱?”、
“哈哈,这个你就不用管钱的事情了,九爷要住房子,是没有人要钱的,再说这里原来是九爷买下来的,准备给自己儿子住的,但是儿子被枪杀了,所以九爷就忌讳这里,一直闲置在这里。”
查看了前后院子,薛山丁说道:“很好,太好了,我就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就是这里了,大当家的一定会满意的。”
“那好,那就辛苦你,跟着我们去将你们另外几个人,还有东西都搬进来吧,今天就住在这里了。”
“好,太好了,嘿嘿,这还是因祸得福啊,看来跑到桦甸就是对了。”薛山丁拍着这个人的肩膀说道“兄弟,辛苦你了,这是一块大洋,你拿着去泯山子吧”。
“谢谢水相哥”这个人十分高兴,带着薛山丁就出城了。
晚上的宴会很是气派,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新鲜时令的吃喝,但是却都是很少见的山珍一大桌子,万和坐在客座,九爷坐在这正位上,开始给万和斟酒布菜,作陪的就是四梁八柱。
等到吃喝到半夜结束的时候,万和说道:“我要回去了,要不我的几个孩子要惦记了,告辞了。”
“刘大哥,你看看我给你准备的房子怎么样?要是不满意,明天再给你找新的”九爷说道。
“啊?房子?哈哈”万和晃晃荡荡的在薛山丁的搀扶下,走出了大院,这才爬扶在薛山丁的肩膀上,回到了那个大院子中。
一进院子,万和就小声的对着薛山丁说道;“山丁,仔细的检查一下周围,不要被人监视着。”
“是,这是九爷下午给咱们准备的房子,我先来看过了,很好的房子,有没有监视的不知道。一会我们几个人一起查看一遍”随后屋子里边的人也都出来了,将万和扶进屋子。
薛山丁转身带着人就开始悄无声息的检查了一遍房子的前后旮旯胡同,没有发现异常,这才回到屋子里,看见万和已经在喝水了。薛山丁小声的说道:“他们没有故意的灌你酒吧?”
“没有,他们都是在吹嘘他们三合盛的威风,说这个县城一半都是他们在说了算,还有一半就是冯家了。”
“冯家?就是说的那个大户人家?”关丽华说道。
“是的,冯家也是家大业大,城里的一半以上的买卖都是冯家的,这个冯家也是特立独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竟然没有倒下,而且在日本人统治的时候,就是坚决不参与政治,也不和小鬼子打交道,一直老老实实的做买卖,小鬼子要钱就给,与小鬼子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也是坚决不当日本人推荐的商会会长的职务,为此几家利润大点的买卖也都被日本人给查封了,但是这里的人家都惧怕冯家的势力,没有人敢接手,所以,封了这家那家就兴旺起来,日本人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小鬼子也认为冯家是顺民,就是为了做买卖挣钱,所以也就不逼迫了。后来推荐的商会会长,是开饭馆的,也是没有什么号召力,敷衍了事的干着,日本人一走,这个商会的会长就跑了,举家搬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哪家饭馆也成了冯家的了,这个桦甸城里的两大势力一个把持了城内,一个把持了城外,也算相安无事。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