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X部队 > 第三百八十三章:蒙古人的圈套

第三百八十三章:蒙古人的圈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渡厄禅师饶有兴趣的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婉婷本来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她一旦走出自己心灵的桎梏,思维马上变得敏捷起来,以前种种的迷惑不解,也豁然开朗。她侃侃而言道:蒙古人虽然征服了大宋王朝的土地,但他对这个手下败将是心存敬畏的。蒙古人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原的主人,而是一伙贪婪的强盗,疯狂的劫掠、剥削。因为他们知道,汉人人多势众,早晚有一日会把蒙古人赶回草原,所以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来阻止汉人复国,希望这一天来得的越晚越好。另外文丞相从容赴死,不改初心。南宋数十万军民,集体蹈海,以死明志,也深深的触动了元朝统治者的心灵。

渡厄禅师突然打断了婉婷的演讲,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看她,无奈的摇摇头道:“小姑娘的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有失偏颇,还是没有看清蒙古人的险恶用心,。蒙古人穷凶极恶,残暴至极,每次攻克城池后,都要进行屠城。公元1277年,蒙古人征服西夏。将西夏从皇帝到乞丐全部杀绝,近两千万人被屠杀,党项民族从此成为历史。仅西夏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就有80万平民被屠杀。大金国最盛时有4000多万人口,被蒙古人征服后存活下来的不到40万,90多的平民都被蒙古人屠杀了。崖山之战后,蹈海殉国的大宋军民不过二三十万,蒙古人岂会放在眼中,更不用说他们有什么恻隐之心。因为撰修《宋史》,从头至尾都是一个精心构筑的骗局”。

大宋立国300多年,就凭十几个半吊子文人,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修出了一部500多万字的国史,这个速度就是现在的网络写手也自愧弗如。萝卜快了不洗泥,这样的史书能做到前后通顺就很不错了,至于史料价值就根本不值得一提。就是编撰《宋史》的人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又编撰了《辽史》和《金史》来佐证《宋史》的荒谬。

编撰《辽史》时,辽朝已经亡国200多年了,根本就轮不到蒙古人为他们唱挽歌。《辽史》的内容更是荒谬之极,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契丹文字使用了300多年,(金朝使用了将近100年契丹文),留下的史料应该是浩如烟海,但废除契丹文诏书下达几十年后,编撰《辽史》的总裁官,竟没有一个人识得契丹文。向皇帝汇报辽国留下的资料太少,一个立国200多年的朝代,其国史只有不到50万字,蒙古人的治学态度可见一斑。

就这本残缺不全的《辽史》,还被后世那些没脑子的书呆子赞为“元修三史”中的最佳。《金史》中记载的内容和《辽史》大同小异,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宋。而这两本史书记载对大宋作战的记录,是胜利连着胜利,整个大宋王朝,文官贪婪,武将怕死,皇帝昏庸无能。

蒙古人这样安排,有他自己的道理。辽国是被大金国灭掉的,大金国又被蒙古人吞并,而辽国和大金国对大宋作战都是屡战屡胜,这也等于告诉读者,大宋军民如果识时务,就得早点投降,否则的话,蒙古人要灭掉大宋,也就是抬手之劳。结果却是看是弱不禁风的大宋,独立抗拒当时威震天下的蒙古铁骑44年。要知道,蒙古人灭掉大金用了24年,(大部分时间休兵,期间还灭掉西夏),蒙古人灭掉俄罗斯只用了两年时间。又用了一年时间,击败了威震欧洲的条顿士兵,把他们每个士兵都割掉一只耳朵带回蒙古草原。

当时所有的大国,在蒙古铁骑面前都不堪一击,只有大宋,竟然苦苦坚守了40多年。据跟随蒙古人作战的欧洲士兵记载:在四川钓鱼台曾经有一场血战,蒙古大汗蒙哥,亲率10万精兵围攻钓鱼台(要知道,蒙古铁骑击败俄罗斯60万联军,也只出动了两万兵力)。守城的宋军,只有大将王坚带领下的两万人。整整18个月的腥风血雨,占尽优势的蒙古铁骑寸土未得,最后连蒙古大汗蒙哥都被飞石击中身亡。所以钓鱼台也被欧洲人称为上帝折鞭处。(欧洲人相信蒙古人是上帝派来鞭挞他们的使者),正是由于大宋的不屈抗争,欧洲才免于灭顶之灾,因为当时蒙古人第四次西征军已然组成,正是因为蒙古大汗的突然去世,才让这次远征成为泡影。而这么大的事件,在《宋史》中根本没有一点儿记载。在《宋史》中记载的,只是无穷无尽的谎言。

渡厄禅师一口气说了这许多,终于停下来喝了口茶。借着这个机会,婉婷又提出自己的疑问:《宋史》中的记载荒诞不羁,但大宋王朝毕竟错杀了岳飞。这是事实,谁也无法抵赖的。

渡厄禅师道:“这何尝不是蒙古人的又一个圈套,宋朝300多年没杀过一个文官,武将只有岳飞在风波亭遇害。小姑娘你饱读诗书,可知道明朝袁崇焕吗?袁崇焕的文治武功,未必有《明史》上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但愈是抬高他,就愈发显得当朝皇帝嫉贤妒能,滥杀功臣良将,老百姓又怎能再死心塌地的为这种皇帝卖命?岳飞的死,和袁崇焕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被后世王朝别有用心的加以利用了。他们二位都是忠臣,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也会为后世的不明是非而痛心疾首吧”。

px部队 54351dexhtl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