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X部队 > 第三百八十二章:聪明人的烦恼

第三百八十二章:聪明人的烦恼(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付婉婷,了凡显得还是很睿智道:“这么说,女施主没有见过极品大红袍了”?

这回把婉婷难住了,无论回答是与不是,都会落入对方的圈套。美人有困难,自然会有人担任英雄救美的角色,只不过是这会儿出来扮演这个角色的,出人意料的是渡厄禅师,他笑容满面的道:“这位小姑娘,似乎对报国寺所有的一切,都有所猜忌,能不能把原因讲出来,也有利于我们修正”。

婉婷被了凡挤兑的面红耳赤,现在终于有了台阶,就借坡下驴道:“大和尚是得道高僧,为什么要对我们如此热情招待,如果我印象不错的话,我们素未谋面,难道报国寺一直都这样招待萍水相逢的朋友吗”?

渡厄禅师又开始笑了,这回他指定徒弟了凡来给大家解惑。了凡也不推辞,侃侃而谈:报国寺从不涉俗间事务,只是你们几位来自中国,又携带了巨额财物,一路上披荆斩棘,历尽艰辛来到结雅湖畔。俄罗斯政府在这里设互市贸易多年,你们是第一批平安到达的中国人,报国寺和中国渊源甚深,自然会待诸位有如上宾。报国寺行事一向堂堂正正,没有什么阴谋,就是有些宵小之徒有所怀疑,也是出于小人之心,实难度君子之腹。

了凡的话冠冕堂皇,对枭凤他们也有褒奖,但最后一句让人听了有些恼火。婉婷见了凡攻击的矛头指向自己,忍不住反击道:“大师博学多才,让小女子钦佩不已,只是报国寺门口的碑文上有祥兴十四年(1291年)的字样,难道大师不知,祥兴二年崖山海战,南宋王朝一败涂地,就此灭国,请问是哪位大宋皇帝,在亡国十二年后,御笔题写的报国寺”?

婉婷得理不饶人,发出一连串的追问。渡厄禅师一反常态,满脸肃穆的道:“姑娘强征博引,也算是个天才了,但我想请问一句,谁告诉你祥兴二年大宋灭国的”?

婉婷道:“关于南宋灭国之事,《宋史》上记载的一清二楚。大师空闲时翻阅一下,可知在下并非信口雌黄”。

渡厄禅师道:“《宋史》上记载的内容,肯定是准确的吗”?

婉婷一怔,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她,忍不住反驳道:“《宋史》名列二十四史,内容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岂能有误”?

渡厄禅师依然不温不火道:“姑娘可知《宋史》是谁主持编撰的”?

婉婷道:“后朝修前史,《宋史》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婉婷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谁知渡厄禅师脸上毫无赞许之意,却隐隐有些怒意。再开口时,语气也加重了不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自诩记忆力惊人,也不过是个书呆子而已”。

婉婷打小就既聪明,又漂亮,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从来没被人大声呵斥过,今天受了渡厄禅师的斥责,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努力克制不让它流下来,却又不想在这次争辩中落了下风,声音里带着哭腔争辩道:“我们讨论的是门前石碑上的内容,跟我读书时想什么没有丝毫关系,老禅师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出圆满答案,却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色厉内荏,靠狡辩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渡厄禅师怒气未消,冷着一张脸道:“我们探讨的内容根本就没有跑题,我只是想告诉你,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未必是真实的,你读书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否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

眼见渡厄禅师和婉婷的争执陷入僵局,枭凤在这种事上,一向比常人敏感的多。他稍加思索,就开始向渡厄禅师提问:“崖山海战后,南宋的皇室都去哪里了”?

渡厄禅师道:“这个问题你得问和你同来的小姑娘,她记忆力超强,只是读书时不肯思考,我教训她两句也是应该的”。

婉婷依然抽泣着道:“德祐皇帝(恭帝)赵濕被蒙古人掳走北上,八岁的端帝赵昰病死,三岁的末帝赵昺由丞相陆秀夫背负着蹈海而死,数十万南宋军民也一起殉了国”。

枭凤接着问道:“被蒙古人掳走的恭帝赵濕后来怎样了”?

婉婷道:“南宋第十六任皇帝恭帝赵显投降后被元朝皇帝忽必烈带到了大都(今北京市)。后出家为僧,被流放到西藏后皈依藏传佛教,而成一代宗师,但在元朝后期被朝庭赐死”。

枭凤又追问道:“恭帝是被赐死的,但他到底死了没有”?

婉婷茫然地摇了摇头道:“史书上没有记载”。

枭凤稍加思索,便豁然开朗,盯着渡厄禅师道:“老禅师是恭帝的后人,对不对”?

渡厄禅师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贵客说的也对,也不对,其根源还是要从蒙古人编撰的《宋史》上说起”。

px部队 54351dexhtl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