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洞穴(2 / 2)
廖三槐也是为了活跃气氛才说的,他可没那个胆量去那陌生的地方玩,当下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了。
“那些是什么木头,怎么能做到千年不腐呢。”
我一指那些了望台之类的简直问道。
“没看到那些木料被炭化了吗,炭化了的木料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廖三槐笑道。
“不知道就别胡说。”
卓远和尚白了他一眼,盯着前面的木头呢喃道:“好像是阴沉木。”
阴沉木又叫乌木,是上古树木偶尔被掩埋在地底形成的一种炭化木材。这种阴沉木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所以现世极少。古时就有‘一两阴沉一两金’的说法,但到了现在越来越稀少,一两金子你都买不上半两阴沉。
“又是阴沉木。”我心中不由得纳闷起来,还记得李新城手里的雕像好像就是什么千年阴沉木雕刻的。
难道赵家千辛万苦得到的那尊雕像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阴沉木吗?
不对啊!这地下不是有这么多吗,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难道说他们不知道地下别有洞天不成?
被我们这一说廖三槐不由得贪心大动,挪着两条小短腿跑过去就想在了望塔下掰几块下来。这种东西要是拿出去几块,后半辈子就无忧了。
“别动!”卓远和尚急忙出声拦住了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
“反正都是赵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廖三槐吐了吐舌头笑道。
“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滚开!”
和尚快步走了过去一把将廖三槐扯到一旁,蹲在塔下仔细的看了看,末了,掏出一个打火机在上面烤了下。
随后的异象差点吓得廖三槐叫出声来,原本漆黑的乌木在打火机的烘烤之下赫然散开一层东西,不!是跑散了一层东西,那些东西是活得。
“这!这是什么?”我和廖三槐都惊呆了。
“应该是一种细小的疥虫,不知道是原本就有,还是后来寄生出来的。”
卓远和尚将打火机放回了口袋看着心有余悸的说:“看来这阴沉木有古怪,咱们可千万不敢乱动啊。”
廖三槐吓得急忙后退了两步,算了,钱比起命来,还是后者重要些。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赶忙起身继续向前走,大约又向前走了几百米的距离我停了下来神情有些凝重,一伸手说道:“这里的地形让人不放心呐!”
经我一提醒他们环顾了一下周围的情景。
这里已经逐步的走出了那个山谷,来到一个类似地下峡谷的地方,两边都是悬崖峭壁难以攀爬,只有一条稍显宽阔的蜿蜒小道曲折的向里面延伸。
廖三槐抬头看了看没有看出什么端倪,疑惑的问道:“很安静啊,没有什么不妥。”
回答他的是卓远和尚:“这里是个葫芦口,在古代兵家绝不会走,因为葫芦口地势狭窄,极易设伏。”
“这里地下几十米能有什么伏兵,大师啊!我看你是被吓怕了,有些草木皆兵了吧!”廖三槐笑道。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