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神秘峰 > 第二百三十三章 锡杖针

第二百三十三章 锡杖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心明和尚再也坐不下去了,想到了师父在临终前对自己的交代,心道:既然菩萨已经指点了,我何不如连夜下山,打定了主意以后,便对着石头观音拜了几拜,然后收拾好铺垫背在身上,也不准备再去观音寺了,借着朦朦胧胧的月光看清了下山的方向以后,从篝火里取出了一节燃烧的木棒,当做火把举在手里照亮,一手晃动锡杖,慢慢地摸下了九宫山,一路朝九华山赶去。

心明和尚一心要去安徽,既然因缘在九华山,便准备于九华山结茅潜修,九华山古称陵阳山,诗仙李白曾三次游历其山,吟诗赞叹九华山是“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唐开元末年,有僧人金乔觉从新罗国渡海来到中国,船行到江南忽然遭遇恶风,金乔觉被迫弃舟登陆,经南陵而蹬上九华山。

到了唐贞元十年,金乔觉99岁时,忽然召集众僧人告别,结趺跏坐圆寂,据传当时是“山鸣石陨,扣钏嘶嘎,群鸟哀啼,地出火光”。

众僧人将金乔觉的肉身放置于函中三年以后,身体仍然“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

有人说九华山每每到了夜晚,常常会发出地狱内刑具的刺啦声响,而金乔觉法师入夜时分,会到幽冥界去度化众生,所以被称为“化迹的地藏菩萨”,也有尊称为金地藏者,九华山至今还有一座寺院被称做“化城寺”。

不久,心明和尚即赶到了九华山,九华山由天柱峰,莲台峰,芙蓉峰等九大主峰够成,芙蓉峰位于九子峰西南,这里峰峦险峻林深似海。

有诗云:群峰可自五丁开,剖就芙蓉可乱栽。常怪九华山上客,纷纷不为看山来。

心明和尚看到芙蓉峰峰灵峻秀,更是心生欢喜,决定在芙蓉峰结茅潜修,等待菩萨指点的因缘,一晃时间荏苒。

一日,心明和尚象往常一样挑着木桶来到山涧打水,刚刚汲满水桶,陡然发现眼前的一湾涧水里有个药篓顺流漂过,又被一股回水带到了自己的脚下。

抬头一看,发现郁郁葱葱的山壁下有一片矮松,其中的一颗矮松的周围有许多的鸟似乎受到了惊吓,不停地在空中盘旋不散,绕是心明和尚的眼力极好,也是定睛看了半天才发现,在矮松上倒挂着个昏迷不醒的中年汉子。

心明和尚吃了一惊,当即丢下木桶,将一口内力推至足底,使出了草上飞的功夫,不一会便赶到了这片稀稀拉拉的松林。

待他赶到树下,便双手抱树身体一纵,如同山猿一般爬上了矮松,用绳索将汉子绑在身上,背好汉子小心翼翼地退回到地面。

这一带的山势极其险要,四处陡峭的岩壁上生长着一种仙草,被当地人称做“还魂草”的兰科草本植物。

其实,这种草药在本草纲目上称它做“铁皮石斛”,最能补血生津,滋阴清热。唐朝开元年间的《道藏》里,称“铁皮石斛”为九大仙草之首,所以,经常有山民来此处踩药。

心明和尚将那人背靠松根,同时双手搭住他的左右二脉,发现此人脉像极其平和迥然异于常人,便用竹筒喂了一点涧水,那人蠕动着嘴唇喝了两口,过了好一会才微微睁开了双眼,忽然一吐就醒了过来。

看见是个和尚救了他,连忙爬起身跪谢道:“大师傅慈悲,我刚才在悬崖上踩药时,遭到了一只大雕的袭击,不慎摔在松树上,现在我的这胸口还痛的厉害,您救救我吧。”

心明和尚也是无奈,只得从袈裟内取出一根银针,撵指一弹,将那银针扎入此人的檀中穴内,塾不知此枚银针名曰“锡杖针”,上有通天测地之能,下有起死回生之效。

一针下去,汉子渐渐面色发青冷汗直冒,银针之上有一道细细的银光直入膻中穴内,那汉子急忙运动内力相抗,想收了那道银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