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面壁十年(2 / 2)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算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时人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曰有信有修。
僧璨于隋炀帝大业二年,在树下为大众讲法时合掌立化,应了佛家坐脱立亡之说,唐代宗李豫赐号“鉴智禅师”,著有《信心铭》流传于今。
四祖道信和尚,大倡农禅并重,心净即佛,佛即是心,心佛一如,无二无别。
五祖弘忍,改禅宗一脉由《楞伽》印心为《金刚经》印心,四祖把他的衣钵传给弘忍禅师时,作偈一首:“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到了六祖惠能,果然禅法大兴于天下,24时岁闻《金刚经》开悟,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时上座和尚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被五祖赞曰:“依此修行,也得胜果。”
慧能在碓房间舂米,闻僧诵这一偈,以为并未见道,遂改此偈于墙上,所说法语,由弟子法海记录,整理为《坛经》流传至今。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