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第448章(2 / 2)
张波涛无语的望着水玲珑,本想说这样紫菜很难消化的,可想到她的实力,话又停了下来,毕竟这个对于她们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
吃饱喝足后,无辜的【天牛】又被小黄扔出来清理餐具了,张波涛随手把厨具都收拾了起来,看向那边的帐篷,眉头微皱。
“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呀!”水玲珑快速跳了出来,望着张波涛高兴的问道,这可是第一次搭建帐篷,以前睡觉可都是在水里面。
现在突然要在外面居住在帐篷中,虽然这个非常的简陋,但想想就觉得非常的刺激,这可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啦。
“嗯,很漂亮。”张波涛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小黄也是一脸期待的望着自己,虽然帐篷五颜六色的,非常的漂亮但对于自己可就不友好了。
不过小黄她们高兴就好了,毕竟这荒郊野岭的也没有人看到,又有什么好尴尬的。
“咦,队长有没有感觉怪物实力下降很多啦?”郝欣婷发出一个技能后,正准备在补个技能,毕竟这边怪物太多,早点解决也早点安全。
要知道在这野外,虽然只是对付刷新点的怪物,可外在的因素太多啦,时不时就会冒出异变怪物偷袭,甚至还有异变人类跳出来。
可在就要补下个技能的时候,却发现怪物已经被击杀掉,这就有点意外啦,要知道原本怪物还有大半的血呢。
怎么可能就被一个技能就给解决了呢,毕竟从“天道选拔赛”正式开始,刷新点的怪物实力都增加很多。
曹东任眉头紧皱一下,笑道,“的确,从那天象结束后,这边的怪物整体实力都下降不少,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好事情。”
这个刷新点的怪物也刷了好几遍,对于怪物的实力可以说非常的了解,虽然谈不上击杀完多轻松,但至少不会出现生命的危险。
可以说,这个刷新点非常适合他们现在的实力,这样怪物的实力再次下降,那么击杀它们就要更加的轻松,容错率也增加不少。
而至于那个天象,是在他们击杀怪物半途中,突然天空出现巨大的五种颜色的条纹,缓慢的在天空上面各自交替着。
随着这五种颜色的条纹交替,地面也浮现出现一丝丝对应的颜色,缓慢的向天空飘荡过去,而融入各自颜色的条纹里面去。
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本想停止下静观其变,毕竟突然冒出这样诡异的事情,也没有心思去击杀怪物,而且出现这样的天象。
说不定可能是什么天材地宝出世造成的,这样停下击杀怪物,也好关注这条纹的变化,好为夺取天材地宝做打算。
可他们停止下来,那些刷新点的怪物可不会停止下来,只要硬着头皮先清理怪物,也幸好怪物的实力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上面的五种条纹,更加快速的交替运转,而地面也随条纹加速,那些五种颜色的飘荡的更加的快速。
到达最后都看不清地面飘荡的颜色,而天空那五种颜色的交替,也无法看清具体的运转痕迹,只能看到五种颜色静止在天空。
曹东任他们还不会真的以为颜色是静止的,知道这是因为五种颜色运转的速度太快,而眼睛无法跟上它们的速度,所以才会造成静止的错觉。
而在静止大约五分钟后,突然五种颜色融为一体,浮现出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可是奇怪的是,心中的感受却是无比的清晰。
这种感觉非常的怪异,换句话来说,就像原本熟悉的事物,被打上马赛克,虽然看似模模糊糊,可心中却知道里面具体的样子。
也幸好这种的状态维持的很短,在半分钟不到的时间中,不然的话,非要被这种怪异的感觉给折磨疯了不可。
存在半分钟不到的模模糊糊人影,就消散的无影无踪,而察觉不到具体消散在哪个地方或者方向,好像突然的出现又突然的消散。
也就再这个时候,剩下的十来只怪物突然下降五分之一的实力,所以在很快的时间中,就把这些怪物全部给解决了。
“我感觉那道模模糊糊的人影,对我露出一个笑容。”刘晓东半靠着树上,疑惑的说道,自身应该没有特殊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赵荣需和曹东任对视一眼,笑着说道,“恐怕不只是你,那道模模糊糊的人影对所有人类微笑,只是在我们看来,是对我们个人微笑。”
毕竟那道人影可是浮在空中的,也就是这样的天象可不单单只有他们能够看见,这点他们可是很清楚,不会自恋到只以为属于他们的。
“难道那道人影是地球的意志?一直以为是女的,没想到却是男的。”李晓茹想了一下说了出来,在以前不是有人说,在地球遇到灾难时。
地球的意志就会苏醒来帮助大家的吗?而现在这道模模糊糊的人影出现,无论是降低怪物实力,还是对他们微笑,都说明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那么只有地球的意志才会这么做吧!?不然谁会吃饱没有事情干,花费这么大的功夫,来帮助全人类呢。
“现在还是不清楚,不能够下结论,收拾一下,会沁灵城论坛看看。”曹东任摇了摇头,起身收拾击杀怪物的收获。
每个刷新点里面的怪物全部被击杀后,除去经验以外,还有其他的收获,比如说在刷新点中间会出现一个宝箱。
能够开出什么东西,都要看自身的运气了,不过宝箱最少的物品,都有二件平凡装备,或者一二本技能书。
运气好的,还能够开出普通装备,甚至精品装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那个几率还是洗洗睡吧!
这次运气还算比较好,开出一件普通装备,二件平凡装备,以及一些杂物,因为击杀是二十级怪物,所以开出装备也是二十级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