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2 / 2)
罗昌阳刚回到自己的位置,楼梯上就下来一群人。走在前面当中的是王丙坤教授,王丙坤是一位头发泛白,看起来很有学者风范又有些官威,精神矍铄的老人。
左右簇拥着王丙坤教授的一位是刘所长,还有一位是地勘局局长周震海。
省地勘局局长是厅级干部,本来像这种局属单位的计量认证,一般情况分管副局长来就可以,局行政一把手是不需要亲自出马的。但因为王丙坤是原地矿司副司长,如今人虽然已经退休,专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毕竟曾是部里的领导,不少手下如今也坐着地矿系统的要职,不仅如此内地不少局领导还都曾是他的学生。所以这次不仅分管副局长袁卫国来了,连周震海这位行政一把手都要亲来。
也正因王丙坤特殊的身份,他的评审虽然苛刻严谨得要命,但被评审到的单位也只能自认倒霉,却是不敢说他的不是。否则换了一位专家敢这么做。早就被人批得体无完肤,估计连评审专家资质都要被人给闹得取消为止。
众人像众星拱月般拥簇着专家组成员,刘所长一边领路,一边对实验室进行简单的介绍,说得无非是一些场面上的话,一些夸自己实验室如何好,如何引进人才,引进先进仪器上面的事情。
王丙坤看似在听着,但他那对双目却似若鹰隼,锐利地扫来扫去,没有开口说一句话。
刘所长顺着路线,带着专家组们参观了天平仪器间,参观了微生物间,马弗炉间,原子荧光光谱仪间……一路下来王丙坤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倒是他身后的组员听了不时点头,有些人还开口向身边陪同的所领导称赞所里的仪器先进。
“刘所长,目前我对看到的仪器,工作间状况还算比较满意。不过每个工作间都是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在现场干活,这样子你不觉得很别扭吗?好像你们单位闲得很似的。况且这样子,我们如何能观察到你们实验室最真实的一面?”走到化学处理间时,王丙坤看着偌大一个处理间整整齐齐,空空荡荡,终于忍不住说道。
一个实验室,不管多么先进的实验室,人才总是良莠不齐,也总有些人有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本着多做多暴露不足,少做少暴露的原则。往年计量认证,在专家组走场过程中,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总是暂时搁下手头的活,免得干活的时候出错给专家落下不好的印象。
这样的安排,在这个行业内其实是一种大家都认同的安排,刘所长倒没想到王丙坤会这么不客气地指出来,一时间有些回不上话来。
这个时候,周局长急忙沉下脸道:“刘所长,这就是你工作上的疏忽了。怎么可以为了计量认证的事情耽误正常的科研分析工作呢?况且这次专家们不远千里而来,我们刚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让我们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向各位专家多多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
刘所长急忙连连说自己考虑不周,下次一定注意。
王丙坤见周局长出面讲话,倒也不能不给他面子,便也就不再深究这个问题。
走马观花地走过一个个房间,王丙坤的脚步停在了存放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地方。他细细地翻看记录本,又一个个标签看过去。
刘所长一开始还吓了一跳,以为这里有什么问题,直到见那些标签张张写得很规范,字体更是工整有力,又偷偷扫了下王丙坤手中翻看的记录本,这才放下心来。
张翠山这人虽然性格古板,不大讨人喜欢。不过做事情方面确实还不错,刘所长心里暗道。
果然,王丙坤再一次开口了。
“嗯,你们标准物质这一块看起来管理得不错。我评审过不少实验室,在书面记录上确实没见过写得这么好的。”
虽然仅仅只是一句寻常的称赞话,但出自王丙坤的嘴,却让所领导甚至周局长这样的大人物都感觉脸上有光。
这次评点之后,王丙坤再没发表什么意见,很快就把实验室参观了一遍。实验室参观之后,专家们重回会议室,进行下一个程序。跟一些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谈话,包括实验室的管理者程主任,设备管理员,技术员,安全员,标准物质管理员等等。而周局长和袁副局长在这次计量认证中的工作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等总结大会和欢送宴了。当然如果计量认证通不过,周局长肯定是不会再出席了,像他这样的大人物是丢不起这个脸的。
在专家们把人叫来,分头交流的同时,盲样也终于开始分配到张翠山三人的手中,个数有四个,要分析的元素包括六个微量元素和两个常量元素,要求在明天下班前交报告。不仅如此,样品量也很少,只够做双份。
一般做分析检测,严格上讲是至少要做双份的。这样,一旦两个数据对不上,说明肯定哪里出问题了,就需要返工重做。而盲样考核的样品数量只够做双份,也就意味着,只能一次做对。
考核样品一发下来,张翠山三人就凑到一起商量。
组长刘明亮今年四十一岁,是在编员工中为人比较随和,性格开朗的一位老职工。跟张翠山等临时工关系处得还不错,不像王景辉还有些在编员工一样,喜欢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
“这王老头还真是克扣,他妈的就给这么点样品,想多做一份都不行。”刘明亮捏了捏样品袋,忍不住皱着眉头骂道。
张翠山看着样品袋,也不禁皱了皱眉头,这么点样品还真有些难办。本来如果样品多一些,同一个样品,可以两个人同时做双份。这样一来,同一个样品就有四份数据,而且还是不同实验人员出的数据,数据的可靠性就大大增加了。当初程主任分两组。每组两人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只是后来,刘所长见其他考核不理想,这才无奈只定了三人。
“老刘,别骂了,现在你是组长,你来安排谁主刀吧。”罗昌阳看着样品,猛吸了口烟,说道,罗昌阳是个老烟枪,每次遇到有不好做的样品,就会一根接着一根地猛抽烟。
“刘工,如果信得过我,微量元素主要由我来做吧。”张翠山不待刘明亮开口,先开口说道。
罗昌阳和刘明亮都很惊讶地看向张翠山,因为这样主动请缨,甚至可以说有些抢组长风头的作风,很不像张翠山的性格。
不过也正因为张翠山平时沉稳寡言,从不抢人风头,他既然开了这个口,刘明亮和罗昌阳都只是心中惊讶,但却没提什么异议。
“行,你主微量元素,我主硅和钙两个常量元素,老罗就委屈点,给我们当下手吧。”刘明亮沉吟了片刻,就敲了板。
三人这边才刚刚分完工,负责全程跟随招待的办公室小张来叫张翠山,说评审组专家要找标准物质管理员谈话。
“你先去谈话吧,我先把样品称起来。”罗昌阳拍了拍张翠山的肩膀,说道。
张翠山点了点头,一脸平静地跟着小张往四楼会议室走。
这次负责跟张翠山谈话的是组长王教授。
当张翠山推门进去的时候,王教授正埋头看标准物质出入库登记本,还有证书之类的资料。
“你先坐下,我马上就看完。”王教授抬起头,指了指前面的位置,然后低下头准备继续看资料。
只是头才低下,却又猛然抬起了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正准备在他前面入座的张翠山。因为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他念念不忘的救命恩人,一位近乎神仙般的神秘人物。
“你是……”王教授惊喜地指着张翠山。
“我就是张翠山。”张翠山淡淡道,手却朝王教授轻轻摇了摇。
“哦,张翠山,对,对,标准物质管理员。”王教授见张翠山向他摇手,猛然想起那天火车上周济跟他讲过的话,急忙改了口,只是脸上激动的表情却一时难以收敛起来。
好一会儿,王教授心情才平静了一点下来,然后公事公办地问了张翠山有关标准物质管理的常识,注意事项等问题,张翠山都一一做了回答。
问完话,张翠山就告辞出了会议室,王教授紧跟着也出了会议室,见走廊里没人,赶紧追上张翠山。
既然已经跟上次火车上救的老人再次相遇,张翠山也没打算再躲,见王教授跟出来,便停步等他。
“上次的救命大恩没能当面拜谢,我一直耿耿于怀,没想到在这里终于跟先生再次相遇。”王教授一脸激动地低声道。
“我也没想到。”张翠山淡淡道。
“不知道先生什么时候有空,我想请先生吃顿便饭,聊表谢意。”王教授低声道。
“请客就免了吧,况且这几天估计你我也都没时间。不过有件事情,我倒真要拜托你帮忙一二。”张翠山道。
“您客气了,只要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而为。”王教授急忙道。
“计量认证通不通过,你秉公办事就可以,不必顾虑我。不过程曼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是个好领导,我希望你能尽量给她留几分面子。”张翠山说道。
王教授怎么说也是混了半辈子官场的人,虽然为人过于严谨正派,但张翠山话中之意他还是立马就领会了。他显然并不在乎计量认证,他在乎的只有程曼这个主任。
王教授暗地里松了口气,如果张翠山一开口就要他必须得让这次计量认证通过,他肯定会有些为难,毕竟这是违背他做人原则的。但仅仅要关照一个人,这事情就好办了,不管怎么说,他王丙坤在地矿系统里说话还是有那么点份量的。
“这事您放心,我会尽量帮程主任一把。”王教授回道。
见王教授一点就明白,张翠山笑了笑,道:“那行,我下去做考核样了。”
王教授闻言愣了一愣,然后轻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不禁懊悔不已。早知道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做考核样,怎么说都得稍微宽松一点,多给些样品。如今可好,万一他做不好,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呢?
王教授暗自苦恼了一会儿,想想木已成舟,如今后悔也没用,只能尽量想办法把程主任的事情办好。
“小张,怎么样?有没有挨批?”张翠山一下来,刘明亮和罗昌阳立马围上来问道。
张翠山笑着摇了摇头,道:“干的好好的,挨什么批。”
“还是你小子行!刚才听说,上去的人没有一个不挨批的,就连质保部主任都被问得卡住了。”刘明亮闻言,忍不住赞叹道。
张翠山笑了笑,淡淡道:“干活吧,明天还要交报告呢!”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