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严军纪 明赏罚(下)(2 / 2)
三彪等黑鹰卫接令后,将吓得瘫在地上的二人架起来就向辕门之外走去。
“赵相公,看在韩郡王的份上,饶。。。饶了我罢。”成闵忽然开口求道。
成闵原为韩世忠手下一员猛将,在很早以前与金军作战之中也立下了不少战功。
“赵相公”陈康伯心中不忍,于是从旁劝道:“念在此二人以往为我大宋立下不少大功的份上就饶了他们罢,况且此时大敌当前,不可擅杀大将,乱我军心啊。”
赵忠信闻言摇头道:“陈相公,不是本王不念旧情,实乃是被逼无奈啊,就是因为大敌当前,才不可念及旧情,从而懈怠军纪,若不如此,将士们如何愿意与敌死战,如何才能驱逐北虏,恢复故土?”
杀人立威,赵忠信又一次不得不这么做了,数十万金军犯境,仅凭黑旗军抗敌是远远不够的,就算能够击败金军,同时也会损兵折将,折损惨重,此为赵忠信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黑旗军必须与宋军协调一致,方可与金军决一死战,若黑旗军在前方抗敌,而宋军在后方掣肘,这仗还怎么打?不一败涂地都算对得起赵忠信了。
“王爷,成闵他跟随老爷久矣,不看僧面看佛面,就饶了他一条性命罢。”此时李宝也出列劝道。
赵忠信闻言沉吟良久之后下令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本王秉承圣意,便宜行事,因此免去成闵一切官职,其家产抄没充公,抵做军资,将王权斩首示众,拿下其家人,等候处置,家产抄没,此事不必再说了,谁再敢劝,与其同罪。”
恩师死后还没多久,赵忠信也确实下不了手斩其旧部,因此赵忠信对成闵网开一面,至于王权乃是秦侩夫人王氏家族之人,赵忠信就必须斩了,同时赵忠信也表明了与秦侩势力势不两立了。
此时黑旗军大军就驻扎在临安附近,拱卫临安,因此三彪很快就派了数千兵马捉拿王权的家人并抄没二人的家产,同时三彪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更换临安皇宫的宿卫,因为赵构很快就要回到皇宫了。
赵忠信随后看了噤若寒蝉的众将一眼道:“严军纪明赏罚,此乃古之治军之道,本王亦不可违之,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吾等更应如此,传令,此次与金作战立功将士一律重赏,加官进爵,战死的将士更应优厚抚恤,本王随后就去恳求陛下颁下旨意,在此之后,诸位当戮力同心,驱逐北虏,复我江山。”
“下官、末将等谨遵平章相公之命,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一齐大声应道。
谁还敢不遵命啊?好家伙,上来就砍了一名当朝太尉的头,并且还将一名叱咤朝廷多年的重臣贬为庶民。
此时此刻,谁还敢老虎头上拍苍蝇?找死吗?
李显忠、虞允文等人心中是欢喜异常,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宋上下一心、拼死抗敌的景象。
赵忠信采取了又拉又打之策,此举过后,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同时本已士气低迷的宋军无不精神一振,士气得到了大幅度的回升。
“陛下有旨,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存中,劳苦功高,进封同安郡王,进太傅、醴泉观使,同时免去其殿前司都指挥使一职。”赵忠信当然是矫旨,可此时谁还敢说半个不字?
赵忠信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挟天子而令诸侯所带来的种种益处,是无往而不利啊。
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此三衙掌握着朝廷大部分的精锐兵马,因此赵忠信必须拿下,必须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方保万无一失。
其实也就是赵忠信是在落井下石了,趁宋军被金军打得七零八落之时,而攫取军权,许多宋军之中的明白人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不过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谁又能怎样?
“务观、东林,布置沙盘。”赵忠信随后吩咐陆游、颜夏木道。
颜夏木字东林。
陆游、颜夏木使人将早已制好的硕大沙盘抬了上来之后,宋军将领包括陈康伯均是异常惊奇,均不是此巨大之物为何物?
不过随着赵忠信布置与金作战方案,众人也就明白了,原来是个活灵活现的地图。
此前宋军也有与此相类似的沙盘,不过那些制作的太过粗糙,哪里有黑旗军的沙盘制作的如此精妙?
沙盘之上的河流、山川、城镇等等塑造得清清楚楚的,将会对统帅决策带来极大的益处。
怪不得黑旗军天下无敌啊,看看人家的东西,再看看自己的,简直无法相比。
以点带面,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象黑旗军军中肯定有不少像如此犀利的新鲜玩意。
他们还有什么?每一个宋军将领均是异常好奇。
注:古人喜欢称呼字号,老雪有点懒惰,打算忽略之,可不称字号,又实在是觉得别扭,于是从此章开始我们的猪脚赵忠信就有字号了,姓赵名忠信,字悌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