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名将(二)(2 / 2)
校场内除了各种箭靶外,各种兵器也是应有尽有。
“忠信,看看那边弓箭有趁手的没有。”
赵忠信走向摆放这一些弓箭的桌子上,试着拉了几把弓后说道:“大人,太轻。”
“哦,这些都不趁手?”赵忠信很牛逼的猛的一拉一个弓箭的弓弦,“啪”的一声,直接拉断。
韩世忠惊道:“你能开几石弓?”
“大人,三石以上。”
“哦?来人,将我那把吞虎日月弓拿来。”
校场小厮闻言抬了一柄长弓过来,那弓上下弓弝各有一个虎头,虎嘴里吐出弓弦,弓背雕刻着一个太阳,弓面雕刻着一轮明月,赵忠信接过后单手掂了掂,分量十足,是把好弓。
“此弓是我年轻时所用,此乃三石官包括宋太宗赵光义是多么大的脑洞大开啊,想出这么个没一点实用价值的大型神图。
韩世忠听完,沉默半响后,微微一笑道:“凡我军出击,朝廷还下严旨,要求按此图行军、作战。”
赵忠信顿时目瞪口呆,天呐,赵忠信简直无语了,这是哪位大神出的主意?简直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拿战争的胜负当儿戏。
韩世忠瞧了瞧赵忠信,笑着拍了拍赵忠信的肩膀:“忠信啊,你说的对,可也不全对。此图并非一无是处,此图的弊端无非是布阵困难,需要的人员比较多,但一旦此阵图布阵完毕,若敌寇胆敢冲阵,必将有去无回。你想过没有,若按此图的布阵之法,将此阵图缩小规模,按五万人马、五千人马、五百人马甚至五十个人进行布阵,在对敌中,先行诱敌,逼敌不得不与我军决战,再迅速布成无数小阵,无数小阵组成一个大阵,是否事功半倍?”
秒,实在是妙,赵忠信心里不由得对韩世忠竖起了大拇指,不愧为南宋四大名将,果然见识不凡。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