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 第25章 曹家小娘(修)(1 / 2)
宴宾楼五楼。
临街靠窗的包厢里,贾琮终于见到了曹家的三公子,也就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长得很圆润,跟他老子曹金亮很像,一脸的富态。
此外,他身边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女扮男装的小丫头,曹谦介绍是他的表弟。但贾琮一眼就看出了她的身份,不用系统就知道,这小丫头应该就是曹家的小娘曹金亮的掌上明珠,曹谦的妹妹曹月娥。
她如今才十岁,身体某些部位还没发育,女扮男装还是很难让人发觉的。尤其这时代,不少男人都涂脂抹粉,把自己弄得比女人还女人。
但贾琮有着可是经历过两世的人,也算得上是阅女无数,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底细。而且大致也明白了这次曹谦请他过来这里的缘故,这是打算让自家妹子亲眼见见他这个差点跟她订亲的小男人。
这小胖子自报家门后,便笑嘻嘻的看着贾琮说道:“闻名不如见面,你果然长得还不差。你写的那首《劝学诗》,我父亲可是经常念起的,在我们面前夸赞你有学问。”
旁边的小丫头故意粗着嗓子也说道:“你这首《劝学诗》好归好,但总感觉说教的意味太浓了。若是七老八十的人写出这样的诗理所当然,但你才几岁?你不觉得太老成了吗?”
这就有些故意挑事了。
贾琮笑了笑,点头道:“是的。我也觉得这首诗写得有些太老成。这首诗的道理其实是我的西席先生教我的,我只是将他的意思,用这首诗表达了出来。”
小丫头顿时语塞。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曹谦笑道:“原来如此啊。难怪了。先不谈这些,大家先坐下喝茶吧。”
曹谦当即邀请贾琮和贾环落座,然后便让身后服侍的丫鬟给大家斟茶。
贾环看了看那边的大圆桌,很是直接了当的问道:“什么时候开席?”
曹谦一愣后,略带揶揄的问道:“这才上午呢,难道你早上没吃饭吗?”
此时也就上午九点多的样子,这时候吃饭显然是太早了点。何况这时代一般都是两餐制,即便是富贵人家也很少有吃午饭的。
贾环的脸皮也够厚,点头道:“是啊。我早饭还没吃呢。琮三哥也是空腹过来的。”
曹谦哈哈一笑,当即便让人去准备一座上好的酒席。
贾环见他答应,完全不理会曹月娥鄙视的目光,脸上不由笑开了花。
贾琮心里面也有些鄙视自家这堂兄弟,好像没吃过好吃的一样。
不过,话说话来,贾环这次是抱着占便宜的心态过来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所以,他就有些肆无忌惮的占便宜。
“不知这次你请我过来,有什么事?”贾琮可不想在这里跟他们浪费太多时间,开门见山的直接询问。
曹谦哈哈一笑,看了一眼旁边的妹妹后,说道:“也没什么事,就想跟你认识一下。你现在可是京城的名人呢。贾府神童。”
贾琮想想也是,他们兄妹俩就这么大,能干出什么事?应该是对他这个可能跟他们家结亲的所谓神童很感兴趣,才找了贾环约他出来。
曹月娥突然开口道:“贾府神童,在我看来有可能名不副实。听说上次府试就只考了第三名。”
“不得无礼。”曹谦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后,便笑嘻嘻的看向贾琮说道,“我这表弟就是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还请不要见怪。”
贾琮笑了笑倒是不在意。但旁边的贾环就不乐意了,他怒瞪着曹月娥斥声道:“你觉得府试很简单的吗。考了第三名就不是神童了?你知道什么?现在外面消息都传开了,我琮三哥府试的时候,之所以被排在了第三名,是因为他太年轻了,才十一岁,而且县试里已经得了案首,若是府试再得案首,太过锋芒毕露,对他这个年纪来说反而不美。所以,当时那几个批卷的考官商议过后,才点了他第三名。本来第一个案首还是琮三哥的。”
这个传闻贾琮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也没太讶异。本来他通过系统抄写过来的文章就是科举名篇,没有得到第一名案首,本身就很奇怪。有这样的内情也就很正常了。
曹月娥先是愣了一愣,接着便冷笑道:“科考考得再好,也只是书呆子。在我看来是算不得什么神童。除非我出题,他能答得出来,我才承认他是神童。”
贾琮听到她这话,倒是没有生气,只是感觉有些好笑。这小丫头看来对他的意见很大,可能跟上次“退婚”有关系。
贾琮不在意,但贾环却是有些生气,眯着眼斜睨着她,不客气的说道:“曹谦,你这个表弟看起来对我琮三哥很有意见啊。他这是什么意思?”
贾环在贾府里面倒是算不得什么,但出了贾府,他自认为也是个爷的,再怎么说也是荣国府的嫡脉子孙,所以对上曹谦这么一位商贾之子,他很有底气。说话也是不怎么客气。
曹谦倒也不在意贾环对他的态度和语气,笑呵呵道:“我表弟对令兄神童之名一直有些所怀疑,所以想要出题考考令兄,也是人之常情。若是令兄没有把握的话,那就算了。免得大家伤了和气。”
这话说得还是很有水平的。
贾环嘁了一声道:“他说考就考,他当自己是谁啊?”
曹谦笑眯眯道:“一题十两银子。只要令兄能答对我表弟一道题,我就愿意出十两银子,如何?”
贾环的一双小眼,立时睁大,立即点头道:“行!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一道题十两银子。琮三哥,这买卖划算,就试试吧。”
贾琮还真是服了贾环了,一听有银子拿,立马就变了态度。
贾琮自然不大看得上这十两银子,不过,贾环都这么说了,他若是拒绝显然就显得有些心虚。另外,这曹家小娘感觉挺有趣的,贾琮便打算逗逗她。
“十两银子太少了。这样吧。一道题一百两银子,若是我答不出来,我输给你一百两,反之亦然。当然你出的题目可不能出些没有明确答案的,如何?”
曹月娥一听当即答应道:“好。一百两就一百两。我马上给你出题,若是你能在盏茶时间里答出来就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