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沙场点兵意指江山(2 / 2)
该怎么搞定吴三桂的十万骑兵呢?
李定国一边想办法一边让四个军的援军继续向洛阳进发,这个事情暂时是不能变得,否则就会打草惊蛇。
另外,打败吴三桂的主力,还是需要从这四个军身上想注意。如果兵力不够,那就继续跟皇上要。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围剿吴三桂各军的主官全是原来明军的将领。
辽东战役朱由检使用的是大西军的几位主将,收复京津用的是原闯军的主将。但是轮到对付吴三桂,恰恰主官全是原大明官兵的几位主将。
四川的曾英、十五军的邓之荣、另外还有樊一衢、范文光、刘道贞、袁韬、武大定,甚至连杨展都从辽东调任山西了。
当然,总指挥一职是李定国,曾英是独立的副总指挥。
……
吴三桂的面前堆着一摞关于函谷关的战报,但是他连看都懒得看。
以吴三桂的经验,他很容易分析出函谷关的局势,在邓之荣占领青龙山建立防线之后,吴三桂就彻底地放弃了从北线出关的想法了。
函谷关为什么后来被潼关取代,不是没有原因的。天下关隘中,真正能和山海关齐名的就是潼关,只能说邓之荣占的地利太好了,已经把函谷关隘给破了。
吴三桂现在只关心湖广的明军过了襄南阳没有。只要明军一过南阳,他就可以亲自带领着大军用三天时间奔出武关,绕过襄阳杀入江汉。
因为他们是骑兵。
为了这次作战,吴三桂把他的几员心腹最能打的心腹大将全都召集到了西安。王屏藩、王辅臣、马宝、高得节、胡国柱五大总兵,全数到齐。
说实话,如果这个阵容是在二十年后,怕是大明这一边必须得派出更强的实力才可以抵御。但是奈何这一仗提前暴发二十多年。吴三桂手下真正的大将例如夏国相、马宝、郭壮图等年轻一辈的才俊都没有成长起来。同时明军这边的曾英、杨展等大明原有的将军们又领兵多年,这完全是在经验上占了优势的。
以中年大叔组团吊打小鲜肉们,有点欺负人的味道。
只有李定国这种妖孽属于例外。二十年,对一个人的经验成长太重要了。
周军中最有才能的当属夏国相和郭壮图这两个吴三桂的女婿,最能打的当属王辅臣和马宝。王辅臣外号西北“马鹞子”。本是姜镶部署,敢单枪匹马闯八旗军阵,是一个武力值不亚于吴三桂的猛将。
至于马宝,正史中是闯军的小将,最后跟了李定国,又跟吴三桂。和无数这个时代的将领一样,典型的三姓家奴。
吴三桂为什么器重这二人,完全是因为他们和吴三桂都是一类人,而且都是勇将,吴三桂太了解这二人的性格,自诩为能掌控得住。
“启禀皇上,明军湖广主力已经过了襄阳了。”吴三桂心里默默地盘算着,一个他期盼了多日的好消息终于到来。
“告诉马宝,以他一营兵为先锋,准备出击。”吴三桂容光焕发,以孔武有力的身姿站立在一个高台之上,仿佛天下尽握手中。
他非常喜欢耍所谓的“王者气度”,加上本身那风流倜傥的面容,当真是一副好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