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朱由检的政治手腕(2 / 2)
对于最终的战事结果,朱由检已经不担心了,除非真的出现奇迹,否则后金战败已经是铁的事实。
但是整个战场的消息在这个时候还没泄露出去,不管南北双方都只是知道双方在进行最后的决战。甚至到这个时候,南京城内还有人相信明军会战败,因为明军主力还是没有金兵的人数多。
朱由检现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去杀敌,他要开一场内部的政治会议。
“黄宗義和方近南,你们即刻带朕的圣旨回南京交给王承恩,五日后朕要在南京临朝听政,讨论救支援江北军事行动事宜,到时临朝不到的大臣,以后就不用上朝了。
让王承恩以此诏颁布天下,记住:谁都不能把江北的战事泄露一个字。”
“是。”黄宗義表情非常严肃,朱由检这是把态度摆得很明白了,五日内不归南京者视为逆反。而朱由检会不会临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会选择站在皇帝这边。
许多的人会觉得解决问题的手段就是杀,对待东林和整个江南士绅都是杀,仿佛杀人是最爽最能体现能力和魅力的事情。不过朱由检不是嗜杀之人,反之他做事很温和,对于不同意见者,能坐下商量最好,实在有些被洗脑的老顽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x城监狱咯!
而在局势最没明朗的时候试探人心,是给这些人最后的机会了。
黄宗義和方近南拿了圣旨就直接离开了,尤其是黄宗義心里已经肯定,这是朱由检要准备大动朝局的开端。
大乱之后有大治,此乃明君之风。黄宗義决定认真帮朱由检完成这次朝局调整的壮举,这次江北之行已经让他认清了朝局中的一些弊端。
会议室,朱由检的会还在继续。
“左爱卿,战后请你走一趟京城,你看如何?”
“臣信心十足,且保证要一笔比三年前多十倍的财物回来。”左懋第脸上激动不已,当初让他当谈判代表去京城,所有朝臣皆赞同,唯独他一人反对。
如今不一样了,朱由检觉得这个历史的荣光应该给他,让左懋第不再像历史上那样悲惨。谈判桌上的胜利是战场上打出来的,朱由检不信后金还能牛的起来。
“定远的情况怎么样?”朱由检看着李岩问。
整个定远的战事是由李年的黑旗军和李岩的鲁中军在负责。这是朱由检有意在偏袒,把最大且最容易的一块肥肉让给李岩兄弟。
“我们的宪兵队已经进城了,李成栋已经被人绑起来了。不过人数太多,光是维持军纪和缴械工作可能就需要三天。”
“你带所有骑兵、黑旗军、鲁中军组成北伐军,带上所有的马车和辎重向北追击金兵,一定要把他们撵过黄河。另外派人把黄河的缺口堵上,朕不能忘了我们还有许多英雄还在吃苦受累中。”
“臣建议湖北的李过和高一功部可以联合出击,一举攻占南阳,收复黄河以北全境。”李岩站起身,他感激地看着朱由检说。
把最多的俘虏和收复河南大部失地的功劳送给李岩兄弟,本身就是对他们独立坚守山东两年多的肯定和奖励。从这一点上说,朱由检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战功都让李定国一人得了。
这根本就不是军事牌,这是完完全全的政治牌。
“准奏。但是要先把朕的英雄们接回来。”
朱由检的话刚落,众人全都一下子坐直了身体。大家都知道皇上说的是谁,从开战算起,那一支军队已经足足坚守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
而自从黄口决口之后,徐州已经成了一座洪水中的孤岛,换成是谁都难以想象那是一番怎样的境地。
朱由检觉得历史虽然改变了,但是阎应元做出的成绩却跟历史出奇的相似。江阴事件的意义不是他们打败了多少金兵,而是在一片失败的阴影中有一面明军的旗帜一直在坚守着。
而在这个时空,它还依然坚守在一片洪水之中,那么大明的旗帜稳稳地屹立不倒。
众人都很期盼,皇上会给徐州守军什么样的荣光,这也是朱由检的政治牌面,也是作为皇帝对自己追随者奖励的一次政治宣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