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要钱还是要命(2 / 2)
难民营的食物价格是朱由检亲自定的,而且规定购物必须兑换成银元。凡是吃食都是一块银元起价。这是营区内的最小的货币单位。
起初还有人想把银元剪成一半偷偷地行贿,想低价获得粮食,可惜朱由检给钱庄里的规定是只要是残缺的银元,一律没收。
这一下子,没有那个士兵敢受贿了。一块银元就是最低单位了,谁没事敢徇私?地主老财们行贿完全成了一件划不来的事了。
“嫌贵啊?大人们早就有规定:你们可以向钱庄借贷啊,亦或者是到北面的厂子里做工去,那里每日的工钱足够你们吃饱饭。”巡丁一脸鄙视的看着那男人。
王应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有辱斯文!真正是有辱斯文啊,这大明天子对我辈何至于此啊!”
王应熊知道隔壁住的是个进士,虽未授官到底也是一位读书人。可是自从进了这重庆城,大明仿佛对读书人变了样。
所谓的工厂,其实是朱由检设立在重庆城里的军工厂,平时主要生产一些军需物质,像鞋子棉被之类的东西,亦或者是修理一些军械。都是一些粗活。
这群老爷们以前哪里干过这些事,他们都觉得丢脸,索性随身带的银子还比较多,都能撑几天。
可惜的是朱由检根本就不给他们撑多久的机会,一块银元一个馒头,谁家再有钱也经不住这种吃法。况且这些人都是家大业大的,一大家子一天吃掉十几两银子那是常事。
营区内不能生火,也没有炊具,要想活命只能买送进来的粗粮馒头。每日里送进来多少,应该带出去多少银元,那都是定数,谁也作假不了。
按照朱由检的说法:这都是你们自愿购买的,我又没有抢劫你们。
当然了,为了不至于真正饿死人,最后设置了一条就是谁如果真没钱了,可以出来做工。自己挣工钱养活自己,让这些人回归劳动人民的本质。
至于贷款,那完全就是一个大坑。如果谁家有窖藏的银子,说好地点就可以贷款。川军会派人去挖,挖出来的按利息扣除后还给他们。当然,这些人也可以拿田契做抵押,也是可以贷款的,但是利息就会更高。
“可是你们那个工厂,每天要做工八个时辰才能得到四个馒头,这价格也太离谱了。”隔壁的汉子还在跟士兵讲道理。
王应熊听得心里像坠着一块大石头,他盘算着一天干八个时辰得四个馒头的价格,心想这何止是贵,简直是忒贵了。
“是啊,但是工厂里有肉供应啊!每天一顿呢,这到处打仗的时候,能有肉吃你就偷着乐吧。”士兵的语气里甚至还带着羡慕的口吻。
“可是那肉和馒头都不能带走....我还有一大家子人呢。”那进士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段对话,正好被拐弯处的朱由检听到,他本是来巡视营区的,自然要特别到王应熊家这边来转转。
“皇上,万一饿死了人怎么办?”左懋第有些看不下去,到底大家都是读书人,皇帝这样折腾人,不怕真的出事?
“有活不去干,饿死活该!”朱由检无所谓,他就要逼一逼这些人,看看他们是要钱还是要命。
“这每日里总是供应馒头也不是事啊,总要送一些菜进来才好。”左懋第看着那篮子里的粗粮馒头,于心不忍。
“你说的太对了。吩咐下去,明日里加些好东西送进来,像是肉啊,鱼啊,每日里都要送一些进来。”朱由检一拍脑门,他显然觉得馒头的价格太低了,不利于成本回收的速度。
“那真是太好了。”左懋第心中一喜,觉得朱由检良心发现了。
“多送鱼,一斤鱼就按三块银元收取吧!”朱由检说完嘴角一笑,守着这么大的长江,害怕捞不到点鱼吃?更能节省粮食了。
“啊!三块银元?”左懋第震惊了,他哪里吃过这么贵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