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上不上的问题(2 / 2)
“两地都很安静。”
“准备进川。”
……
十月中,对于中原汉人来说是即将进入冬季。
而对于辽东人来讲,南方的气温不过是秋天而已。尤其是四川的气候,简直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一些早就隐藏在川地的后金探子,正源源不断地把情报送到了阿济格的手中。最重要的两份情报是蜀地今年大丰收;张献忠在蜀地抢了许多地主乡绅。
最重要的钱和粮,蜀地都有,足够多尔衮垂涎三尺。蜀地就像是一个只剩下一条内裤的美女一样裸露在后金的面前,唯一害怕的就是这个美女的旁边还站着一个情敌-大明。
上还是不上?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后金是什么德行?他们向来喜欢霸王硬上弓,哪里会肯放过?习惯于当强盗的北方民族,早已经口水流了一地。
“吴三桂的兵到了吗?”阿济格冷冷地问。
“启禀王爷,南阳城防已经移交给了豫亲王手下,吴三桂的骑兵昨日抵达蓝田,步兵已经到了武关。”
“让他们快一些,别等到下第一场雪把路封了。”阿济格不耐烦地说。
关中驻扎的八旗早就秘密行进到了陈仓一带,正在为进攻汉中作最后的准备。自古入川先占汉中,然后取剑阁。另外也可以学张献忠穿巫山,但是这种办法不适合大队骑兵。张献忠入川是没有大队骑兵和重武器的。但是后金不同,后金的战兵都是骑兵,而且还携带大量大炮等重武器,他们必须走汉中。
从关中进汉中的路比较多,但是最适合的也无法就是陈仓(宝鸡)到汉中,以及子午谷这两条线。要么干脆从天水饶道陇南进剑阁。
这些地段早就被诸葛亮那个家伙研究透了,此人后半辈子都在研究怎么北伐,并且留下了大量的战例,从地理上讲,早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了。
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九年冬天的这场针对大西政权的攻伐,后金派出的将领是豪格和吴三桂,但是因为形势的变化,这一次多尔衮没有使用豪格,而是用了在中原战场上势力损失最小的阿济格部。
阿济格的第一步策略很简单,他自己率领八旗走大道,从陈仓进军,让吴三桂走子午谷,双方在汉中汇合。他也害怕子午谷的伏兵,高迎祥就是在子午谷被抓的。
离子午谷不远的安康,不久前还是李过的地盘,难保明军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留守关中的是后金平西大将军,兼巴牙喇甲喇章京,牛录额真何洛会。此人是镶白旗人,并非汉人,乃多尔衮嫡系。
此时,张献忠在汉中并没有驻守重兵,唯有大西定北将军艾能奇驻守剑阁,守护着四川的北地门户。
十月下,后金攻占汉中,并在汉中囤积大量粮草辎重,后金的作战意图完全暴露,而多尔衮得到的消息是南京方面还在积极朝海州一带运送物资,准备加强海州的防御。
其间,多尔衮对阿济格的书信中说道:“恐怕大明就算知道汉中的事情,想进川已经晚了。”
后金对大明的情报出现了真空,大明对关中的情报也是一片空白。
而这个时候,朱由检带着两百名随从,距离石柱已经不到五十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