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三字经(2 / 2)
不知过了多久,有儒生从顿悟中清醒过来,对着山神一拜,随即化虹而去,回到了肉身。
一夜过去,山神的名声当即传播开来,儒家先贤他们也就只在书本上听说过,真人哪里见到过,哪怕是大唐五百年历史,都没有出过一位儒家先贤,现在突然能见到,顿时引起轰动。
而有着第一天的杏坛讲课,使所有的儒生都沉浸入儒家思想的洗礼当中,整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感悟,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没有一个人怀疑山神是假冒的。
谁又能想到他们所认定的儒家先贤,其实只是林云的分身,实际境界只能算得上是大儒。
而且他这个大儒,还是抄书抄来的,跟儒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二天,出现在场中的除了三位大儒之外,又多了两个人,丞相胡君之以及太傅郭汉书。
这两人都是身形消瘦的老者,五十多岁的年纪,眼中精芒闪烁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老狐狸。
他们都是得到消息赶过来查看情况,顺带参与这场儒家盛会。
这样连带着林云在内,这杏坛讲课,一下子就聚集了五位大儒,加上下面那作为陪衬的上万儒生,以及闻讯赶来的儒家弟子,人数几乎达到两万。
如此盛会,哪怕是在整个儒家的历史当中,也值得一书,至于在大唐更是罕见,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儒家盛会。
这一次该讲什么,林云有些发愁了。
他这个儒家先贤本就是冒牌货,当着四位大儒的面真讲起来还不得当场露馅。
“我当年纵观历史,本也写下了一篇启蒙读物,只是后来陷入沉睡,未曾传播出去,今日就借你们之口传播出去,也让诸位点评一下,看看到底如何。”
“多谢先贤。”
众人不知他的意思,还是恭敬的洗耳恭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不错林云这次诵读的正是三字经。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儒家的“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堪称是千古不衰的启蒙读物,至今也未过时。
林云又结合,此世的情况删减添加,最终形成这一本三字经。
果然一经出口,顿时引起轰动。
等到了第三天,几个大儒兴冲冲的过来,想要听讲,不论是孔圣手书的论语还是三字经,都可以称得上是儒家经典,哪怕听几次,也不会厌烦。
这次山神反而不再说话,两天时间就将他榨的差不多了,再说下去保证露馅。
“这次杏坛讲学,你等几位终究也是大儒何不讲上两句?”等人都到齐了,山神开口问道。
这个……
几位大儒有些犹豫,可既然山神开口,他们哪能反对,况且能够在上万儒生面前一述自己的理想,对于一位大儒来说,也算不错。
教化万民不正是他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