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移民全球 > 第六百二十九章:大国崛起(二十九)

第六百二十九章:大国崛起(二十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世纪初,d立后的米国,也开始在利比利亚执行类似的计划,利比里亚的意思即为“自由之国”。

这一试验,甚至直接导致了,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的诞生。

比如所谓的“利比里亚”,就是米国通过向当地土著购买土地,建立“自由黑人”居住地,而最终扩张形成的。

抛开这件事的价值观光环,纯粹从地缘z治角度来审视这一做法。

大家也可以认为,米国这样做,客观上是为了,让自己在欧洲势力的包围中,在大西洋对岸赚得一个桥头堡。

尽管拥有“前殖民地”身份,并且通过国内战争,确定自己“自由”主义身份定位的米国。

在这件输出新价值观的事业上,比英国人要更有热情。

但总得来说,英米两国的这项人口、价值观输出计划,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输出人口的不足,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带雨林开发的深入,在英米国决定对西非地缘结构进行改造时。

曾经的“谷物海岸”,已经由北方渗入了,数量众由西非土著部落,且大都已经归依了绿教。

比之跨海而来的自由h人,这些土著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问题在于,那些已经归信jd教、说着流利英语的自由h人,很显然会在z治上更有优势,或者说更为原宗主国所倚重。

即使那些沐浴过“自由”之光的美洲h人,真的能够拷贝不走样的,在西非传播“自由民主”精神。

这一结构性问题,也很难让他们获得成功。

即使在欧米这些国家,这种制度使得这些国家,加速走向衰落。

有鉴于此,在后世,几乎在所有制度,都完全复制米国的利比利亚、塞拉利昂、f律宾,仍然是这个星球上,最不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

胡椒海岸或谷物海岸,并不是西非唯一,以“土产”命名的海岸线。

接下来在几内亚湾沿线,还将看到象牙、黄金、奴隶三大海岸。

这些带有鲜明殖民贸易特征的标签,后世都已不再使用,不过却能帮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以及非洲的“资源”。

离开胡椒海岸的葡萄牙人将转而向东,正式对几内亚湾进行探索。

接下来这段海岸,依然是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地带,葡萄牙人发现的下一个贸易机会,就是——“象牙”。

一般认为,大象有两个亚种:非洲象和亚洲象。

不过后世的研究发现,非洲象其实也分两种:一为人们印象中,漫步于非洲大草原之上的“非洲草原象”。

二为体型较小,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中的“非洲森林象”。

在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所使用的战象,应该就是性格相对温顺的“非洲森林象”,草原象无法驯服。

不过这些战象并非产自西非,而有可能产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由靠近红海的厄立特里亚地区输入北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