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移民全球 > 第六百零四章:大国崛起(四)

第六百零四章:大国崛起(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并最终在13世纪控制了包括特茹河、瓜迪亚纳河上游在内的高地区。

这一被称之为“新卡斯蒂利亚”的区域,行政上包括现在的马德里、卡斯蒂利亚-拉曼两个自治区。

从领土面积上来看,卡斯蒂利亚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最大的。

问题在于,这个高地国家,要想成为伊比利亚的主宰者,还需要收获一块农业、商业潜力巨大的沿海低地。

在阿拉贡-j泰罗尼亚整合东部边缘,绿教还控制有半岛南部边缘低地时,西部的大西洋岸线,应该是卡斯蒂利亚的自然辐射区。

从新、旧卡斯蒂利亚西流而出的三条大河:杜罗河、特茹河(塔霍河)、瓜迪亚纳河,将帮助卡斯蒂利亚王国,完成这一整合工作。

11世纪末,在卡斯蒂利亚王朝,开始越过中央山脉,开拓“新卡斯蒂利亚”时,它们在杜罗河下游,也就是葡萄牙北部的扩张,也获得了成功。

依照封建传统,当时的卡斯利亚君主,在这个方向分封了一个伯国。

并希望这个新生的“葡萄牙伯国”能够沿海岸线而下,帮助王国进一步向南,压缩摩尔人的生存空间。

然而让卡斯蒂利亚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生的政权,却很快决定摆脱卡斯蒂利亚,将自己升级为独立的“葡萄牙王国”。

从地理结构上来说,既然阿拉贡-j泰罗尼亚能够自成一体,那么在大西洋海岸线上,拥有想象空间的西班牙,试图摆来自中央高地的控制,也并非不可理解。

只不过,后来发展成为“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的。

最终在12世纪中,经由j延调解,葡萄牙还是如愿的与“西班牙”签订条约,获得了d立王国地位。

在整个伊比利亚收复失地运动还未完成的背景下,西班牙的这种妥协并非没有道理。

让葡萄牙人自己有动力,向着d立推进收复失地运动,可以帮助自己分担西侧的压力。

以位置来看,面朝大西洋葡萄牙的想象空间有限。

基于这一背景,卡斯蒂利亚会更为在意,在地中海拥有扩张空间的阿拉贡-j泰罗尼亚。

然而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卡斯蒂利亚要想整合阿拉贡,而不是被对方整合,仅仅凭借梅在塞塔高原的扩张是不够的。

得到一块能够拥有地中海气候,以及海岸线的沿海低地,是其崛起的关键。

幸运的是,卡斯蒂利亚的天然扩张方向,不仅符合这两个条件,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伊比利亚半岛,最为富庶的区域。

这个板块就是位于伊比利亚南部的“安达卢西亚”。

从地理位置上看,安达卢西亚可以被概括为,瓜达尔基维尔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基于这个位置,安达卢西亚一直也是西北非z治势力,比如迦太基向欧洲扩张的桥头堡。

8世纪中,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在中d,击败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后,倭马亚王朝,又叫伍麦叶王朝。

倭马亚王朝并未从地缘z治舞台上消失,而是退入伊比利亚,以安达卢西亚为中心。

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的“科尔多瓦哈里发国”,都城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中游的“科尔多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