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为了省钱开个会(2 / 2)
我的孙子聪明灵秀,可到现在也没能进个正经学院上学。厚着老脸去报名,人家一句铜臭味太重,扰了书院清静,就给打发了。
我们入了商户,受人耻笑也就认了。为何儿孙也要跟着没了前程?今日肖家主既然看得起我,我段某在此承诺,愿意以一成的价格把材料售于如意庄建学院使用。但是我要为段家在学院求一个名额,一个能进学院念书的名额。肖家主若允了,老夫立即就回去准备建筑材料。”
段家主一说完,其他商人立即响应起来,都愿意用低价材料换取一个进学院念书的名额。肖林听着众人的声音,陷入了沉默。这个时代,对商人真的太苛刻了。
士农工商,入了商藉就要一生受歧视。朝廷重农抑商,一面打压商人,一面又大力从商人身上吸血。一切社会福利与商人无关,社会责任却是商人必须要承担的。
本朝还好,对商人不似前朝那么严。史书有记,西汉商人不能穿丝质衣服,不能乘车。晋代为了侮辱商人,让他们“一足着白履,一足着黑履”。
唐代商人家属不能乘坐有车厢的马车。最重要的是,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剥夺商人儿子当官的资格,堂堂诗仙李白就因为父亲经商,所以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一直到宋朝科举,才对商人后代放宽尺度,但仅限于极少数的特长生才能参加考试。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肖林说要经商,李老太爷那么那大反对的原因。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