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清三生诀(2 / 2)
“散!”
林轩睁眼,双手快速掐诀,在半空中留下让人眼花缭乱的残影。
“噗!”
他张嘴喷出一大口血雾,面色渐渐黯淡下来。
灵力极速在他脉络里窜动,消逝在不知名的地方。
原本充满灵韵的身子慢慢缺失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意,变得普通。
体内。
奔腾的法力全部停留在丹田处,经由此地向林轩体外扩散。
法力原本是奔腾长河,但慢慢变成涓涓细流,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不见。
灵力虽然被自己从体内驱散,但它并不仅仅是从丹田散去。
那些灵力在消失前帮林轩开拓了身子里的经脉宽度,使其更加坚韧,能够容纳更多的力量。
经脉越宽阔,容纳的灵力越多。这和增大水坝面积,容纳更多积水的道理一般无二。
同时这些消散的灵力还悄无声息的锻炼林轩肉身强度,现在的他,单凭血肉之躯都可与凡间神兵利器抗衡。
血管里的气血奔腾似海,仿佛每一滴都充斥着霸道的力量。
但此刻林轩的身体看起来十分瘦弱,似乎毫无气力。仿佛随时都会跌倒在地,像极了体弱多病的药罐子。
原本存在四个紫色漩涡的丹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旋转……
大约旋转九九八十一次后,在紫色漩涡的一旁,再次有了变化。
丹田内的漩涡,由四个变成了五个。
它每旋转一次都会带动林轩全身气血流动,增强其肉身强度。
这种增幅虽不明显,但是积少成多,迟早会将他的躯体打造成极为恐怖的存在。
……
一骑绝尘。
骏马上面坐着不少手持砍刀的汉子,他们满脸疲倦,但双眼里的神采并没有由此减少。
这些人像是狼群一般,警惕中带着浓浓杀意。
身后,另有八人将一顶镶金轿子围在中间,小心守护。
“当心!前面有问题!”为首的大汉高举左手喝道。
“什么……难道有人想对我们出手?”有人不由疑惑起来。
“陈统领你太小心了。”有人轻轻一笑,显然对自己很有信心。
“只是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为首的大汉沉吟。
远处,林轩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雪白的皮肤迎着阳光,隐隐可见细微的青筋。
另一边。
这人是谁?为何停留在此?
恰挡住我们前行的路,莫非真是是巧合?
一连串的问题停留在脑边,为首的侍卫心底渐渐出现了很多疑惑。
“年轻人你是谁?为何站在那里?”
“你拦着我们的去路了!”
林轩转身,一脸平和的看着面前的不速之客。
他的余光落向远处,神情忽然变得有些迷离。
夕阳西下……
晚霞绚烂多彩,很美!
“沉迷修行的我,有多久没有在意过这番景致了?”
橘色的夕阳驻留在天空中,又宛若轻柔的金色缎带,飘扬在淡蓝色的海水里。
飞鸟划空,云迹缥缈,在云海下留下道道洁白的轨迹
大红色的黄昏惹人注目,人世间的风情的确多姿多彩。
不惹风尘的修行之人,哪里能体悟出尘埃里的韵味。
“和你说话,你听到了么?
“莫非你是一个聋子?”
稍稍抬头,目光朝声音来源望去。
“在下......”看着这些彪型大汉,林轩淡淡一笑。
“笑什么!”看见林轩的笑意有人立即摸向腰间大刀,语气颇为戒备。
林轩摇头了头,装出一副羞愧的模样。
“一介书生,本想去白玉京谋条生路。没想到竟迷了路,实在汗颜。”
有人鄙夷的笑了起来,笑声肆无忌惮,完全不忌讳林轩。
“我当是谁,原来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
习武之人本来就和读书人不对付,而现在又恰好赶上林轩拦了他们的路,他们对林轩自然谈不上有多少好感。
况且他一脸萎靡,看起来体弱多病的模样,这些习武之人着实有些瞧不上眼。
林轩来凡间有许多计划,恰好有一个是需要走进大周最繁华的都城白玉京才能实现。
他在道玄宗学了多年剑术,无数剑招藏在心底,多年过去,他脑中隐隐草创了几式剑招。
白玉京,便是他磨剑最好的地方。
“咦?”
“你真是一位读书人。?
坐在轿子中的人轻咦了一声问道,声音清冷如风铃般,一听就是女子。
“不像!不像!”
林轩轻笑,他摇头说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天涯。”
闻言。
轿子里的人一愣。
好一会儿。
从轿子中忽然传出另一个女子的声音:“你愿意随我们一起走吗?”
许多大汉一听,面露难色。
“小姐,这只怕不合规矩。这个人来路不明,我们应该小心提防才对。”
“您可曾想过,为何偏偏是他拦了我们的路?”有人对着轿子低语。
“无事!”
“诸位都不是常人,仅有他一人,又能翻起多大风浪?”
“离皇城这么近,应当没几人敢对我们下手,大可安心!”悠然空灵的声音从轿子里传出。
“诺。”
旁边。
一人下马,趁机狠狠瞪一眼林轩,然后与另一位大汉同骑。
这时林轩也不推辞,直接抬脚踏上马鞍,他目光微凝,看向了给他让马的人。
啧啧!
两个彪形大汉同骑一匹马!
这场面……有点感人!
“凉雪姬……你认为这小子真是个读书人?”
“还是说,你认为他是刺客,故意引他同行,等他露出破绽?”
轿子中响起难以辨别的窃窃私语。
“人不可貌相,谁知道呢?”
“是啊……”
一声迟疑,还有意外。
突然。
“你看外面……”
微风吹起轿子的帘布,一对秀目微微一眨。
“好美。”
天空突兀飘浮来一朵白云,夕阳下的彩霞衬着那白云。
如同飞舞在空中的大红绸,洋洋洒洒千里有余。
与次同时。
林轩转身。
四目相对。
面带错愕。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