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皇权 > 第六十八章 剑宫的基本情况

第六十八章 剑宫的基本情况(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剑宫的学子并不太多,这里主要是为了皇子的学习而建立的,能够进入这里陪读的世家门阀子弟其实不多,大部分家族看重的子弟并不会送到这里来,出现在这里的门阀子弟在自家的家族中处境颇为尴尬,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既不能成为长辈看重的天才人物,也不至于沦为被放弃的那一类。

前来剑宫,这是一条道路。

既然不能主宰家族大权,那么进入朝堂掌握一些权柄也不失为一条不错的道路,在这里,若是能走出一片天地,跟随的皇子如果能够荣登大宝,他们也能够青云直上,真的成为执掌权柄的一品大员,家族也不敢轻视的,作为家族的招牌,他们肯定会获得家族大量的资源支持。

当然,这也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一旦自己支持的皇子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运气不好的甚至会丢了性命,哪怕运气好活了下来,这一辈子也算是废了,只能远走他乡,自我放逐,如此,才不会和家族扯上关系,他的家人什么的倒是能够被保住。一般情况之下,若非在这时期狠狠地得罪了后来的成功者,后者又不是什么小心眼的话,基本都是这种结局。

进入剑宫的门阀子弟,十个人中间能够站在真正胜利者身后的甚至一个都不到。

英宗杜臻有着十七个儿子,现在,还活着是有十三个,那四个儿子有的早夭,有的横死,有的被刺杀,在这十三个儿子里面,未成年的有着课,有大儒为他们讲解经义,出自圣人东郭先生的语录,称之为榕园夜话,这本经书是东郭先生在自家的榕园和弟子们之间的问答记录,因为大多是在夜间,所以,称之为榕园夜话。

这本书在这个世界的地位,类似于杜睿前世的论语。

讲解榕园夜话的是陈夫子,出自关中横渠世家,英宗还是太子的时候,他是英宗的伴读,如今在中书省任职,偶尔会为英宗杜臻写诏书。

他对经书的了解来自关中横渠一脉。

现在,对于经义的讲解有着分歧,横渠一脉代表着关中学派,他们乃是复古派,讲究崇古,认为圣人的微言大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是,这微言大义须得研究透彻,不能被误导,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深意,一旦理解错误,就会走入歧途。

如何解释经义,横渠一脉自认舍我其谁。

关东学派却不赞成一味崇古,认为世界在变化,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圣人的微言大义自然很有道理,然而,却不能把它当成至理名言,一味听从,须得有选择的接受。

双方都视对方为异端,江湖也好、庙堂也好,相互攻击,你死我活,决不妥协,私下里,两派的学者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这世界,那些大儒大多有着世家背景,也有着强悍的武力,所以,他们不仅文斗,有时候热血上头,还会签下生死状,进行武斗。

陈夫子身为中书省的中令,平时工作繁忙,仍然要在剑宫来教书,无非就是想抢夺经义的解释权和说话权,为此,哪怕是过劳死也不怕。若非他是英宗杜臻的伴读,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正是有着这份交情,这才击败了关东学派的努力,成功获得学宫教习一职。

然而,关东学派也有着自己的门路,并非一溃千里,在剑宫内,同样也有着关东学派的夫子,甚至是在中阶班当教习。

这两人暗地里较着劲,互不相让。

陈夫子也就非常严格地对待学子,哪怕是皇子,也是不假言辞。

距离陈夫子的第一堂课时间已经很紧了,丁三石心里有些焦急,因为皇子们犯错,虽然也会责罚,责罚的对象却是那些伴当以及他这样的内侍。

本书来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