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宣誓和善意(1 / 2)
朱由检其实并不想玩弄这种小把戏,作为一个了解雅的多了。
不过在崇祯的不停劝酒下,厅内众人喝的酒水倒也不比外边的人少多少。宴席从阳光西斜时开始,一直喝到了厅内点起了鲸烛。看着众人脸上都带有了颜色,桌上的食物也差不多一扫而光。
朱由检拿起了一支筷子,轻轻敲起了面前的铜盆。清脆的声音很快就传入了众人的耳朵,原本还在同左右闲聊的人员都安静了下来,转头看向了大厅的上首。
朱由检醉眼朦胧的举起了面前的酒杯说道:“朕今次出关以来,看到了关外的风景,也见识了蒙古各部的勇士,可谓是不虚此行。
关外是景色雄奇,天高海阔,不与关内景物相似,果然是大好河山。朕这些日子也见识了各部的豪杰勇士,那是个个挺拔威武,可称得上是国家之栋梁。
朕曾经听过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草原上也有贤者说过,骏马应当驰骋在草原之中,雄鹰应当飞翔于青天之上。
所以,朕打算设怯薛卫,招募各部族中的年轻人为国效力,让他们到更广阔的天空中去翱翔。各位台吉,你们可愿意将部族中的子弟奉献给朕,让他们成为朕的羽翼啊?”
厅内的蒙古台吉们满脸通红的看着上首的崇祯,酒精已经让他们的脑筋变得有些迟钝了,他们一时之间都没想好如何回答皇帝的回话。
坐在皇帝右手第一位的卓尔璧,已经迅速的起身走到了大厅中间,对着皇帝单膝跪地行礼说道:“臣卓尔璧愿意带着自己的部众为陛下效力,陛下让臣去水里,臣就去水里;陛下让臣去化习俗上对蒙古诸部的拉拢,并不比大明的经济利益引诱差多少。
在目前的状况下,他还需要用政治和军事上的联系,将这些蒙古部族和大明紧紧的绑在一起。
朱由检一边听着蒙古人的誓词,一边在心中反复盘算着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待到这些蒙古人停下发誓,把目光都注视在他身上时,朱由检才继续开口说道:“卓尔璧,你是怯薛卫的第一任指挥使,你替朕从各部挑选年轻人加入怯薛卫,本次那达慕胜出的10名优胜者,都授予怯薛卫百户一职。那达慕召开了这么久,这块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是不是都已经到齐了?”
卓尔璧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回陛下,老哈河以北,大凌河上游、龙山等地,尚有翁牛特等七、八个部落未曾接受陛下的命令,前来参加大会。”
朱由检顿时有些不悦的放下了酒杯说道:“他们不接受朕的命令,为什么?”
卓尔璧小心翼翼的说道:“有几个部族说他们已经向后金汗王宣誓效忠,不能再听从于陛下的命令。有几个部族则说季节不对,不愿意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