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布商们的商议(2 / 2)
包掌柜在诉说时,几位刚刚赶到京城不久的布商,都起身上前挤到桌前好生端详了新标布,还忍不住用手捏了捏布匹,比较了下桌上几匹布的质地。
待到这几名商人摇着头返回座位后,坐在上首的黄仁范便起身对着四方拱手为礼后说道:“这新标布是年初时出来的,当时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布匹规格不一,经纬还很粗陋。
那个时候,新标布的价格都是卖给京畿的乡下人,或是直接用于军中将士制作的袍服上,除了价格低廉,布幅较宽外,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
我们这些贩卖南方布匹的商号,都以为过上一段时间,这种新标布就会从市场上消失了。
毕竟北方人织布的技艺实在是无法同我们南方相比,特别是南方的松江布价廉物美,其他各处的布匹实在是难以匹敌。更别提,从来没听说过的京城布匹了。
但是从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市面上的标布质量就会好上一些,价格也提高一些。
过了六月,京城纺织工坊制定了新标布的标准,把原来宽幅不一的布匹规格统一了起来。进入思院研发的手拉织机,仅仅是在普通旧式木质织机上加装了一个梭箱,就比双手投梭的旧织机省了一半力气。
这种手拉织机不仅可以把布匹宽幅加到2尺5,就连每一工作日纺织的布匹长度也达到了70尺,是旧式织机的一倍效率以上。
因为棉花、布匹的等级分类,加上轧花、纺纱、纺织速度的提升,以这个价格出售新标布,内府的棉纺织厂不仅没有亏本,还比旧的织布方式盈利更多。
听完了包掌柜的解释,厅内的众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过了许久,一名商人才苦涩的说道:“如此说来,内府从头到尾都没做过手脚,就是在生产程序上打败了我们。
那我们要商议什么呢?难道我们还能让内府收手,不干这一行了不成?”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