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工坊的新面貌(2 / 2)
赵元生随即拿着火头靠近了白纸上的*,纸上的*瞬间引燃了,冒了一阵青烟之后,白纸上什么都没留下来,也没有受到损伤。
朱由检从赵元生手中接过了装着*的皮囊,倒了一些在自己手中,仔细翻看了一阵。
“这些*颗粒表面似乎粗糙了些,这样的话不是很容易吸收水分变得潮湿吗?难道不能想办法抛光一下吗?比如用石墨什么的。”
赵元生赶紧说道:“臣会找工匠们进行试验,事实上按照陛下的要求,全部改成颗粒*后,虽然成本提高了一些,但是已经比以前那种粉末状的*吸湿性要改善很多了。”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这个功劳,朕可不敢领。*工坊之前不是已经制作颗粒*了吗。
不过孙总监,现在*工坊内所有的工序都是人手操作,难道就不能制作一些机器,提高工作效率,顺便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吗?
毕竟我们除了追求*性能出色之外,还要保证每一个生产批次的稳定性。”
孙元化不得不苦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臣会努力完成陛下的要求的。”
朱由检示意随从再点一张粗纸,然后点燃了手掌上的*,*燃尽手心却只是微微一热。
他拍了拍手后,对着身后的王承恩说道:“*工坊能在短时间内整改到这个程度,可见他们的确是有功劳的。
从内库中拨出3千两,对*工坊全体成员进行奖励,另外评选一批劳动模范出来,以军器监的名义颁发感谢奖状。
此外对于*工坊的主管官员,全体嘉奖一次。”
在赵元生等*工坊官员的欢送下,朱由检等人向着大道南下,准备去往宣武门外的军械工厂。
骑在马上的朱由检对着落后自己半个马身的孙元化问道:“这*工坊的产能如果想要继续扩大的话,还需要什么?”
孙元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主要还是硝石的产量,天然硝的产量太低,且都在南方或是西北地区。
*工坊采用的硝石都是采用土硝提纯,一千斤硝土才能提取8、9斤硝,而再提纯到陛下要求的纯度,每100斤土硝大约也就得到30-40斤纯硝。
如此计算下来,现在*工坊每生产100斤*成本就要6两,这足足比之前贵了近一倍。”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