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一品仵作 > 第五十三章 大结局之二 秋后清算

第五十三章 大结局之二 秋后清算(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旁,步惜欢倚着锦靠,枕臂半卧,眸子似开半阖,一缕晨光洒在几案上,照着女子笔下暗藏的刀光剑影,亦照着男子悠悠叩打着几脚的指尖。

笃,笃。

他不在乎污名,但她的名声却不可凭人诬蔑,鄂族保稳之后,必有好戏可看。

少顷,暮青誊罢谕旨,步惜欢从方柜的暗屉中取出神官大印和大兴玉玺,二人为两道旨意盖了印,交由宫侍传下,随后互看了一眼,各自的心思,谁也没有多言。

无需多言,一切尽在相凝一笑间。

一道起驾声自长街上扬起,大驾仪仗缓缓而动,浩浩荡荡地向星罗城门行去。

玉辂中,两人的话音被掩在了送驾的山呼声中。

“密信中所奏诸事只到十一月底,定有消息在途中。大图内乱,院子里的人刺探消息容易,密道之事他们定会留心,莫急,且等。”

“嗯。”

“既然想看看这大好河山,咱们就边看边等,如何?”

“好。”

今年春天来得早,城外十里,青山沃野,山花烂漫,两人下车上马,同骑而行。

卿卿在海上拘束得久了,步惜欢和暮青一坐稳,它便扬蹄而去,李朝荣和月杀各率一队侍卫紧紧追随,却只见黄尘不见人影。

春风袭面,日光山影流漫陆离,这光景无一不是多年来梦中所盼,暮青阖着眸倚在步惜欢怀里,听着春风蹄声,眉心舒展,嘴角微扬。

这一生,生在大兴,长在大兴,唯有与故国久别过的人才懂得此间眷恋,哪怕此刻离江南尚远,她依旧深爱这山河之风,就像深爱身后那人。

这些年,步惜欢一心治国,沿路市镇书院瞩目,民态从容,物货繁杂,百工兴盛,所见所闻,令人欣喜。

正月十五,关州镇阳县。

天刚破晓,城门外就挤满了行贩,挑担的、赶驴的,坐在门下的、聚在墙根儿的、候在驴旁的,都在说着闲话。一支从星罗来的商队排在人群后面,车阔马壮,镖师精悍,却未引起过多的注意。

关州地处中原内陆,漕运不及淮州,更无海港市贸,却因地处淮州、星罗及岭南三州的交汇处,自古便是通商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而今天下承平,国泰民安,关州贸易通达,百货汇集,富商大贾,往来络绎,可谓无所不有。

今儿是上元节,行贩人力们都盼着早早涌入早市,故而一见晨光蒙住了城楼,便纷纷起身往城门前挤。城门如往常一般应时而开,一队衙吏手执武半数出身寒门,科举兴学以来,寒门子弟众多,新贵集团日益壮大,有违天子制衡之道,三年五载之内,圣上必将起用士子,万勿坐等,当多荐士子,早做准备,方可在风起时乘风而上。”

此人果然极富辩才,信中之言还真有理有据。

关州刺史李恒与阎廷尉有同乡之谊,二人算是忘年交,镇阳县的案子里死的是个士子,事关春闱,案子既然有疑,他们便决定微服走上一趟。

这酒楼乃事发之地,他知道她查案时不喜人擅动现场物件,故而进屋后哪儿都不挨着,她倒好,会打趣人了。

暮青无视身后的目光,来到窗前便拿起棍子支窗,晨光洒入屋里,街市上的叫卖声传来,她探着头往街上看了一眼。镇阳县就这一条街市,街面儿不宽,早市的摊贩多数蹲在街旁的铺面底下,旗面、百货、人群、驴子,挤满了街市,晨风一吹,花旗飘展,人群熙攘。

暮青一边支窗子一边将目光收了回来,恰当此时,窗外的酒旗迎风一展,忽然扯住了她的目光!

步惜欢走过来问道“怎么?”

“你瞧。”暮青的下巴往酒旗方向一抬。

步惜欢凝神一瞧,微微蹙眉,“血?”

“可以肯定不是油渍。”

“若是血,能肯定与此案有关吗?”

“有关无关,问问尸体就知。”暮青望着街市道,“据镇阳知县给刺史李恒的那封密信来看,此案八成有内情,要查不难。窗外就是街市,案发时街市上、大堂里都是人,屋里还有八名学子,想查出端倪根本不难,就看这出查案的戏你想怎么唱。”

“唱戏也是明儿的事,今日上元佳节,咱们白天歇歇,夜里去街市上逛逛灯会可好?”步惜欢转头笑问暮青。

暮青无奈摇头,这人逛庙会逛上瘾了。

能怎么办?只能随他了。

少顷,侍卫在门外禀报说,店家送早点来了。

小二进屋时神情怯怯的,步惜欢和暮青当没瞧见,两人坐在桌前用完早点便回屋歇息了,直到入夜后二人才相携出屋,入了灯官是从城门口快马赶来的,到了街市时已是摇摇晃晃,二人下马时两腿发软,地上扎着断箭,险些一头磕死在上头。

瞧见这一地狼藉,二人面白如纸,汗如雨下,下了马就跪倒在酒家门口,高声喊道“关州刺史李恒,镇阳知县吕荣春,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

------题外话------

我爬上来了,这章太惨了,本来就卡得怀疑人生,码字软件还崩了,吞了一万稿子,翻遍备份都没找回来,只能重写……

最后发现,每章最多能上传两万字,以原本对大结局(中)的进度安排来说,两万写不完,于是这章决定断在这里,剩下的一些稿放到下一章,争取下章把大齐建国的事情写完。

一品仵作 </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