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千载难逢(1 / 2)
荆湖的秋雨影响的不止是官军,叛军的日子同样不好过。www.126shu.com
上游西南山区普降大雨,沅江洪峰不断袭来,鼎州一带的湖水上涨不可避免。
叛军大多是临湖修建水寨,夏天的时候很方便,但如今却难免遭遇洪水威胁,而且格外湿冷。
而且秋雨影响了秋收,叛军存粮本就有限,而今越发捉襟见肘。湖上风浪太大,捕捞鱼虾都不方便,如此情况下,日子着实不好过。
叛军的组织结构本来就松散,一出现这样的局面难免人心惶惶。
底下很多将领已经开始在抱怨,杨幺难免有些着急。
这种时候,唯有战争能将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但官军压根不曾出动。
至于主动出击,这种天气谁都有点发憷,水战一旦失力,想要逆流而上逃回鼎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杨幺很发愁,他多次前去向武陵野老司马靖问计,奈何总是避而不见。
虽说官军并未出击,但杨幺仍旧压力山大。
不过就在他最为焦躁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从岳州城里传来。
徐还和岳飞将相失和,闹翻了。
这个消息让人很惊喜,却也让人很惊疑。
这段时间徐还与岳飞可谓是配合得当,相得益彰,湘江一线,洞庭湖东岸已经尽为官军夺回。
而且两人都是当朝有名的将领,不可能不知道将帅失和的后果,严重了会导致兵败,即便安然无事,皇帝也肯定会斥责。
怎么好好地就闹翻了呢?
杨幺的第一反应是怀疑,但岳州传来消息,信誓旦旦。
两人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翻脸,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确有其事。
至于闹翻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徐还摆酒,以及纵情声色之故,但背地里似乎隐含着将帅争权夺利。
是这样吗?
杨幺有些吃不准,他需要找人商量,但纵观鼎州上下,能够信任,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只有夏诚一人。
其他人要么是草包,要么……杨幺信不过。
夏诚来了,从杨幺手中接过密信,仔细瞧了片刻,惊喜道:“竟有此事,天赐良机啊!”
“你相信?”杨幺沉声反问。
“为何不信?”夏诚同样以反问回答,更加笃信。
杨幺悠悠道:“不会有诈吗?徐还和岳飞都是当世名将,怎么会这般沉不住气?”
“天王,你看着信上不是也说了吗?”
夏诚道:“沉不住气的是徐还,少年成名,身居高位,到底为人孟浪轻浮,难免目中无人。
至于流连女色,这就更不奇怪了,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妻子有孕,难免久旷,而今独自在外,无人管束,难免荒唐些。”
“可徐还…似乎素来都是沉稳之人。”杨幺似乎还是有所怀疑。
“兴许只是徒有虚名,或者身在临安,有人管束,不敢胡作非为,但骨子里终究是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