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灯火遥连乱乾坤(十四)(2 / 2)
原本实习历事制度援有定例,中枢各部的历事生人数都是相对固定,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及通政、行人二司和五军都督府总共员额不到四百名。
试想可知,虽然实习历事一样要参与具体政务的考核,列在下等的同样算作无法中格通过监中考试,但政务考核相对于在监考课的标准更难量化,中间也掺杂了更多的人情世故。尤其到了最近几年,有些背景的监生打着实习历事的名号在京中九门寻个看门的勾当混日子简直过得不要太过惬意,其实只是虚应故事方便在外享乐而已。
是以吴宗达一听王星平说要在监外实习历事便将他也当作了那等纨绔子弟,这种事情也来求他,自然心中有些不快。
但他养气功夫十足,还是压下了一丝不耐问道:“不知天成是想到哪里历练?如今在京的各部可都没有什么空缺的。”
吴宗达此话倒是没有胡说,虽然万历朝各部缺员许多没有添补,但新皇登极以来,各方势力都在忙于补占势要,该填的缺早已填得差不多了,而且就算尚有开缺也都是主官或者佐贰角色,寻常的历事生职位的确是从来不缺的,不然也不至有人要去守门。
吴老爷已经打算等王星平说了想法便先敷衍过去,这种事情他自会再去求自家伯父,也免得他这个新任国子监祭酒惹来物议。
但王星平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的性子,哪里又会让吴宗达问住,“其实星平已经有了个历事差遣,故而特来告请先生知道,还望先生准与在监中备查。”
“哦?已经有了历事差遣?”这一回轮到吴宗达大感意外了,他从王星平的言谈中迅速排除掉了守城门这等腌臜的差事,等待对方继续说下去。
“学生先前得徐练臣看重帮他调教天津的新军,如今颇有些成效。前些日子在白洋淀剿匪,前后五六仗斩首一百三十余级,俘获也颇多,锦衣卫还顺势在任丘县破获了一家为响马窝赃的大族,估计不日任丘和固安两县便会将此事报到兵部和刑部了,故而练臣想留学生就在彼处历练军事。”
其实消息早都到了,只不过一来中秋佳节,二来他吴宗达并未管着兵部或是通政司自然消息没有这般灵通。但斩首一百余级还是让吴老爷颇为动容,若这些都是真实的首级功,那完完全全可以称作大捷了,即便这大捷只是剿匪,毕竟王星平的年纪并没多大,若是当真做了历事生后还能有这样的战绩,给个上等考绩是绝无问题的。而且此事居然还牵扯到了锦衣卫,这王家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
吴宗达闻言沉吟起来,过了许久才淡淡道,“你为何会想着练兵?”
这个问题的确让吴老爷好奇,毕竟比起京中的差遣,在外练兵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即便只是在天津,更遑论亲临战阵所面临的风险。
王星平正色道,“想我大明泱泱大国惶惶天朝,如今却处处闻警,张老相公在贵阳时曾想要改土归流,终归最后没能全功,星平也是想将老相公的宏愿发扬光大。至于练臣一心想要振作辽东,学生能于中帮衬一二自是荣幸,再说年轻人就是要吃些苦方能历练,此也即《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本意所在。”
王星平用演练过不知多少次无比真诚的眼神看向吴宗达,他希望自己的话能够触动这位看起来与东林撇不清关系的‘清流’。
又是一阵沉默,吴老爷缓缓问道:“明年的顺天府乡试看来你并不打算放弃?”
这是吴宗达刚刚想到的一层,他记得上一回见面时王星平便提起过要走科举正途的想法,如今又费了好一番周章要走历事生的路子,若只是为了练兵完全没有必要来国子监的,既入了国子监,自然也是为了能够进用,而通过监生身份直接参加来年的北直隶乡试并不是什么非同寻常的路数,他那老师徐光启便是如此得的解元。
“还望先生成全。”王星平并不隐瞒。
“也罢,你行的也是正道,我便答应你了,不过练兵归练兵,功课可不能落下,不然历事的考核能过,乡试却不会看你兵练得如何的。”
“学生明白。”
这场入学前的面试看来是圆满通过了。
刚刚从吴府回到自己宅子,一位尊客已经久等。
望着眼干瘦的老者,王星平习惯性地一揖,“客卿亲自登门,不知所谓何事。”
来人正是李可灼。
【参考文献】
1、《大明会典》
2、《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3、《晚明史》樊树志
4、《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5、《明史?列传第八》
6、《明史?列传第八十一》
7、《明宫史》
8、《酌中志》刘若愚
9、《宛署杂记》沈榜
10、《明代国子监立簿稽查制度探析》杨万贺
11、《明代国子监初探》闫立军
12、《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张勃
13、《明光宗贞皇帝实录》
14、《明代国子监的坐监积分与实习历事制度》王凌皓、刘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