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观沧海》(1 / 2)
华夏雕塑界又轰动了。刻风大师好久没有展出作品了。
《观沧海》出现在世人面前,人们都惊呆了。
主席几乎天天上电视新闻,没有人不熟悉这张脸。以前怎么没人把他和曹操联系到一起呢?
越看越像,人们彻底服了这个刻风大师了。
模样像不算像,谁也没有看见过真曹操长成什么模样。
那什么像才算像?对了,气质。主席是大政治家,大学者。气质当然和曹操有一拼了。
一点悬念都没有了。大郎的作品《观沧海》又获得了特等奖。
国家博物馆又要收藏这个作品,被大郎拒绝了。
“怎么的?又拿我的模样露一回脸?”主席来电话了。
“就露一下脸,我又没卖钱。”大郎不知道怎么说好。
“为什么不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我想送给您的。我以前答应过的。”
“你别坑我了。你要真想送我你别参展啊。现在我敢收吗?收了会晚节不保的。”
作品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大郎又缩小比例做了一件。
这件比那件还精致,材质更好。大郎用快递给邮过去了。
“收到了,不错。”主席用微信回复了大郎。
雕塑做完了,大郎又想起动物园的事情来了。
不做不知道,动物园比圆明园一点都不省事。
盖房子,植树造林都是小事。建动物园涉及一大批活物,甚至比人都珍贵的活物。
从一开始,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郭研究员就过来主持这个事情。后来,事情太多,别人又不懂,大丫就过来了。
建动物园不能全靠人工饲养。大丫的意思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食物链机制,就像在三星上一样。
这就需要建一个面积非常大的园区,圈养足够作为食物的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多少由食肉动物来决定,而草原的繁茂与否涉及到食草动物动物的多少。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系统,而且还要动态控制。
再有就是馆舍的问题。动物们来自宇宙各地,生存在什么环境的动物都有。新城镇的气候状况还好,一年四季如春。多数动物可以适应新城镇的气候。但还有少量热带动物和寒带动物,比如热带丛林里的动物和企鹅及北极熊。
这就需要建设很多恒温的馆舍。建了馆舍就得纳入管理系统,要考虑采暖问题,采光问题,馆舍的清理和投喂食品的问题。
大丫把好养的动物先引进来,做一些适应地球环境的尝试。
全世界著名的动物学家都过来了。因为这是地球上几千年来首次有人敢声称豢养所有的动物。
中科院干脆就把动物研究所搬到新城镇来了。顺便也把大丫以前弄过来的动物也都带过来了。
游人不能直接和动物接触,而动物又不适合全部圈养。用游览车承载游客在园里走动参观既干扰动物的生存环境,游人又不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