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责难(2 / 2)
不要说张平了,李普相信袁国维站在三皇子、站在岳阳的立场之上,也不应该放任韩谦胡作非为。
这封告函传出去,不仅会在岳阳内部引起极大的纷争,更断绝了岳阳招揽周边势力的可能。
张平清咳一声,假装也是这时才知道告函的事情,和稀泥的说道:“或许派人去岳阳,请殿下决之?”
李普眼睛阴戾的盯住张平,没想到他竟然不愿旗帜分明的直接站出来质疑韩谦的行径,而是将事情推到岳阳议决,这不是帮着韩谦拖延,叫征召奴婢入伍之事变成既定的事实吗?
李普后悔刚才匆匆离开,都不知道这半天时间里,韩谦有跟张平说过什么,或者承诺过什么。
当然,张平再是神陵司的故吏,此时他公开身份乃是岳阳派到韩谦身边的监军使,李普还不能摁住他的脖子,令他跟韩谦唱对台戏,他再看向袁国维坐在案后一声都不吭,知道他势单力微,今日恐怕是不可能叫韩谦收回成命了。
“韩大人既然一意孤行,我也拿你没辙,但还是希望你能三思而后行!”李普负气说道,拱拱手,再次与李秀、李碛一起退出议事大厅。
走到廊前的院子里,李普低声问李秀:“你父亲会如何看待这事?”
“韩谦一意孤行,我父亲出面也不可能阻之,或许先派人去岳阳,请殿下严令制止,更好一些。”李秀说道。
李普心想大哥出面都不能制止,只会更损他李家的威势,只能撇下这事不提。
张平、袁国维虽然不想旗帜分明的与信昌侯李普站到一起反对韩谦,但不意味着他们心里没有忧虑。
待信昌侯李普负气而走,张平问韩谦:“此事传出去,惊扰必定不小,韩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我与李侯爷说过,我立誓与桃坞集妇孺共进退,身后便是万丈悬崖,没有退走一寸的可能,”
韩谦知道张平、袁国维此时没有站出来反对他,事后回到岳阳必会受到责难,这也显得他们二人的难得可贵。
特别是张平还是神陵司的故吏。
因此,韩谦对张平、袁国维也是更有耐心的解释道,
“金陵事变,江淮纷扰,而自楚州军渡江以来,交战之地,民众都已经纷纷避入金陵城中;而茅山以西诸县,世家宗阀子弟也都避入金陵城,目前已经使得金陵城内人满为患。而随着战化水平的要求不高,但除了强过普通人的武勇外,怎么也要能读得懂粗浅的书信令函,掌握基本的营伍军规及操训之法,能真正成为赤山军合格的后备力量。
茅山之中的藏书,多为道家经藏,却是王珺带到隐云庵所读,还有一些经世致用的书册,韩谦便要王珺拿过来抄为教本。
“……”韩谦看着王珺一眼,见她换了一身浅绿色的抹胸襦裙,脸蛋迷人精致,肌肤白腻似雪,透着瓷器一般的光泽,示意她将书册放到案前。
王珺将一叠书放到案前,看到摊开长案上的一封告函,她也是没有身为俘虏的自觉,歪着头看了片晌,讶叫道:“想不到你竟然用此妙策,化解我爹爹的围城之策!”
张平、袁国维还在为世家门阀的强烈反弹而忧心忡忡,听王珺这么说,都诧异的看过来,心里困惑不已,此策即便能解实话,韩谦事前能想到他先征召奴婢入伍,楚州军会迫于压力追随,主要还是他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在既定的历史进程里,楚州军会如何围城,又为何在围城数月之后功亏一篑。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既定的历史进程里,信王杨元演将安宁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却也没有获得江东门阀世族的支持。
那在既定的历史进程里,信王杨元演到底在围攻金陵过程中,在哪点上深深伤害到江东的门阀世族?
袁国维、张平二人放下心里的忧虑,也告辞离开议事大厅,照既定的计划分头负责手里的一摊事,王珺却没有急着在健妇的看管下离开,见韩谦坐在那里翻看她捧来的书册,问道:“可还有用?”
“这两册书可以挑出来给少年营作教本,”韩谦挑两册书另放到一边,抬头看向王珺明媚如星辰的美眸,问道,“你可要我放你回去?”
“我此时去丹徒,只会叫我爹爹为难。再者说,山外正值炎炎夏日,山里还是要荫凉许多。”王珺摇头说道。
“你是不是晓得我会来金陵?”韩谦突然问道。
王珺却没有回答韩谦的问题,请求道:“你将叙州纺棉之法授我可好?”
“我不是我父亲。”韩谦摇头拒绝道。
“那我不打忧你了。”王珺略带黯然的说道,转身走出议事大厅。
韩谦站在廊前,看王郡看在山涧前似在眺望什么,他敲了敲额头又重新走回厅里……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