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心(1 / 2)
信王杨元演重创南衙禁军之事已经在龙牙城传开了,冯缭赶到龙牙城时,田城、高绍、杨钦等人都早已经听到消息从黔阳赶过来,想要确定韩谦对时局的看法。
周处、孔熙荣他们在龙牙城里,甚至还带着武官在沙盘上做战事推演。
大家都暗感信王杨元演的武勇,是决定这场大战的关键,换作叙州诸将任何一人,以这种率少量精锐直接冲击对方中军阵列的打法,都是自寻死路、必败无疑的下场。
“大人统军,能否赢得此仗?”奚发儿看到奚夫人及他父亲奚昌与冯缭从鸡鸣寨回来后也很兴趣的看他们在沙盘上推演静山庵战事,饶有兴致的问他父亲。
“淅川一战,不比这更艰难?”奚昌见儿子随意质疑韩谦,伸手便要抽他。
冯缭看了一会儿战事推演,问田城他们:“大人他对此战有何看法?”
田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得知消息,便第一时间上山,大人还未曾就这事说过什么,仅说你可能近日会从岳阳赶回来,等你回来后让我们再一起上山去见他。”
淅川一战,龙雀军或者说韩谦的强悍战力体现在绵密无隙的“守”上,但说到凌厉破坚的“攻”,冯缭也不觉得韩谦会比信王杨元演更强。
即便南衙禁军心思不定,但信王杨元演渡江后手下能指挥的兵马人数不到南衙禁军的一半,心思还更不稳定。
除非叙州有哪个勇将,能有信王杨元演这样的武勇,再率领千挑百选的一批精锐健卒直扑中军,才有可能复制同样的战果。
要不然,冯缭也难以想象,谁在同样的条件能斩获如此大胜。
当下,冯缭也不议论太多,随奚荏、田城、杨钦、高绍他们先上山见韩谦,看他对时局变化以及岳阳及潭州心思的微妙变化,有什么看法。
…………
…………
从既定的历史轨迹,韩谦早知道信王杨元演在金陵城外的战事将无坚不摧,直到兵锋被金陵城高大巍峨的城墙挡住,但也没想到静山庵一战,杨元演会赢得如此漂亮、辉煌。
韩谦盘膝坐在竹棚下,听冯缭回来后再次说及静山庵一战的详情,感慨说道:“信王的速度是很快啊!”
冯缭反复研究过静山庵一战的情报,深有同感的说道:“以往大家都知道信王善治军,亦颇擅兵谋,但也没有想到他用兵会如此犀利。即便有王文谦这样的人物替他谋划,但战场之上分毫不差的把握住战机,以及敢率谦这样的人物辅佐?
在野战都无人能敌,率领有淮东虎贲之谓的楚州军,进攻一座人心惶惶、心思各异、内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接应、粮草断绝的城池,不应该那么困难。
然而既定的历史进程中,杨元演就是没能将金陵城攻下来,说到底杨元演强在其枭勇好战之上,有天佑帝杨密遗风,但他并不得杨密的喜爱,性情暴戾,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乃是他最大的缺点。
韩谦估计在金陵战局接下来的演变中,便会将他性格中的缺点放大出来,终使他兵临金陵城下而不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