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女若虹(2 / 2)
戚宁打了个冷颤,喊道:“好嘞!师兄!”
卫诚还在洞里仔细地找着可以扔进火堆里的小树枝,他在队伍中剑**力不及游子时,机灵巧劲不及戚宁,洞若观火不及东方林,但卫诚从小沉着冷静,听力极好,能从附近声音中获得一些常人难以注意的情况。
卫诚小心翼翼地又添进一枝小树杈,突然他眉头一紧,冲大家轻声说:“洞外来了很多人,步伐急促而有序,脚步间还掺杂着马匹的嘶鸣声,应该是武林中人。”
卫诚说罢,游子时将剑抽出,警惕地看着洞口,果然很快就从洞口处出现了十几个人,他们每人都身披斗笠,手中或背后皆有剑一柄。
东方林正欲上前相问,恍然看见人群中有一人甚是面熟,他在迅速打量了一番后,惊喜地叫道:“张南?!”
“啊?谁叫我,师兄是你吗?”人群中一个微胖的小伙子向身边的人疑惑地问道。
“张南!果然是你呀,我是东方啊。”东方林发现此人正是当年和自己一同去后山密林寻找仙女的童时玩伴,张南。
“哇!东方,是你呀!你变了样子啦!”张南终于发现了老友,惊喜地喊着。
“哈哈,张南你可变瘦了。”东方林边说话边把大家都请进了洞口,双方互相行过礼后,两位老朋友连忙紧挨在一起,坐在篝火前取暖叙旧。
张南搓着手连忙和东方林讲起了当年分开后的事情。张南在昔日离开书院后回到了家中,后由于机缘巧合被家人送进了一个名叫一剑堂的门派,近年来研习剑术,稍有所成。此行正是和同门师兄弟一起去皋城参加千剑大会,怎料在半路因祸得福,遇见了老友,而张南从东方林口中得知当年教书的老先生竟是退隐的江湖中人,已驾鹤西游,唏嘘不已。
“不是吧,老伙计,你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张南越说越发觉如今江湖上的许多事情自己的老朋友都不清楚。于是张南如同老江湖一般,有模有样地给东方林讲起了当今武林大势。
“如今的江湖,得从几年前说起,相传七八年前在淮左突然出现了一位白衣少年名曰白渐穹,他武功奇高,一时间横扫江湖,武林中难有敌手,随后江湖上便逐渐开始崛起了一个叫归魂殿的组织,殿中人行事诡戾,武功多突破禁忌,阴险毒辣。归魂殿人才济济,七使八堂均实力不凡,七使全称“惊虹七使”,是白渐穹的贴身护法,每人由七种不同颜色代表,相传他们与白渐穹相识甚早,感情深笃,而殿中除了他们殿主和七使的势力外,其余手下皆一身黑衣,如同鬼魅。”
听到这里,东方林的三位师弟也凑了上来,张南继续说:“再说那八堂,他们是归魂殿的主要力量,分别为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堂,每个堂口都足以与中原里一门派相提并论,其中属乾坤二堂实力最强,而他们每一堂口的武功都不尽相同,比如乾堂多为用剑高手,艮堂多为拳脚高手,除此外听说归魂殿还网罗了一批邪魔歪道,为祸一方,但领正派费解的是不知为何,在归魂殿势力下的百姓们却对他们颇为欢迎,甚至有很多人都加入其中。”
听张南讲到此处,他随行的一位师兄义愤填膺地说:“这定是魔殿用了什么奇技淫巧迷惑了当地百姓,我正道中人对此自然义不容辞,听说这次的千剑大会,南宫盟主大人已决定在比武之后就要集结各门派,一共除妖卫道,踏平魔殿!”
听到这里东方林一边惊讶魔殿的存在,一边暗暗念道看来南宫衿的父亲果然是一个大侠,还是当今武林盟主,心里却有了一种莫名的担忧。
凑过来的卫诚听得津津有味,向张南问道:“张大哥,那为什么少林武当这些大派不插手帮忙呢?”
张南继续说:“看来你们真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不过这件事我也是听我师父说的。在三十年前北方一个异族入侵中原,朝廷派兵出征受挫,当时中原武林七大派召集天下英雄携手抗敌,一时间风云皆至,声势浩大,同时朝廷方面也再次派出了精锐,敌我双方最终于玄武涧大战,虽然那些戎狄最终惨败退去,但经过裹血力战的中原大派也都大伤元气,少林、武当、峨眉、华山、丐帮、昆仑、崆峒七大派的掌门、护法、首徒皆有殉难,近年来这些门派都在闭门修道很少在江湖上走动了,不过前辈们的精神我等后辈定终生牢记,永不敢忘。”
站在人群外层的游子时问道:“张兄,你可有什么关于千剑大会的消息说与我听听。”
张南一脸得意地说道:“这次大会我听说空前盛大,南宫盟主几乎邀请了整个江湖,瞬剑门,雪山派,万刀盟,云中派,应龙堡,震虎寨,缨枪会,听说七大派今年还合力派出了两位得意门徒来参加大会,而且参加过当年大战的唐门,近年来元气稍稍恢复,似乎也派出了家族门人到了皋城,最后再加上我们一剑堂,你们君玉门,还有各路流派,游侠,几天后的皋城一定热闹非凡!”
此时洞外的大雨似乎也在配合着张南生动的演讲而越下越大,卫诚戚宁围坐在篝火边还在听着张南波澜壮阔的江湖大势。东方林和游子时听完后,不约而同地离开了人群,二人移步到了洞口,两双有神的眼眸透过大雨向远方望去,双目中似乎藏着两人对皋城的无限幻想,只有这两人才知道自己眼眸里,是怎样绝美的风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