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天启 > 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

第三十一章 《大明科学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content>

下一期的报纸上,圣旨部分登载了一篇《劝发明创造谕》,里面就是朱由校的兵器局讲话。当然,经过徐光启和叶向高两位的修改,讲话已经面目全非,但主旨思想倒是一点没有变化。而且在编者按里有一段说明:奉圣谕,于京师及南直隶设立专利院,全国子民的发明创造都可以在专利院里进行鉴定,而且想要发明创造的只要提出构想,经审查合格后,可以提供创造经费,但需要有相应的抵押。如果没有或者不愿意抵押的,可以在京师研究院来进行研究,由研究院提供所需的一切费用。

专利院的建立正在进行,而朱由校这时候正在进行度量衡的统一事宜。首先,他造出了现代天平,因为有秤的存在,所以大明人很容易就理解了天平。

造出天平后,朱由校让兵器局锻造了一斤重的钢铁块,都是经过天平仔细称量了的。然后造出了一两和一钱的钢铁块。

而长度和容积单位也是照此处理,造出了钢尺,最小的单位是厘,然后是分,寸,尺。造出了一升,一合,一勺,一撮的钢铁块。

朱由校命令给每个布政司送一套钢铁块和钢尺,以使各地校正衡器。而兵器局则继续造出一分重和一厘重的钢铁块。以现在的能力到一厘已经是极限了。

而这时,玻璃厂已经将内装水银的玻璃管造好了。朱由校让人将玻璃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刻下了记号,然后又放入沸水中,又刻下记号。再将中间这一段等分成一百小段,这样就成了一个摄氏温度计。

当然,这个温度计显然不叫摄氏温度计,朱由校就叫它温度计。用这种方法,可以造出五百度的温度计,当然,现在蒸汽机的蒸汽温度也没有达到五百度,所以短时期内应该是够用了。

统一的度量衡对于经济和科学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朱由校想要让全国都用统一的度量衡,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个十年言文来翻译它,而徐光启他们的翻译又会让一般人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索性就用大白话来解释。

也许是受到对科学解释的影响,科学报通篇都是用的白话文。第一期报纸上,朱由校提出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而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朱由校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阐述。他认为,进行科学研究,第一是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会运动得越来越快(加速运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