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世界尽头的拥抱(2 / 2)
这并不是丁齐贴的,也不是阿全贴的。钥匙上贴这种标签纸,是为了防止和其他钥匙搞混,当初房东给了丁齐两把钥匙,上面都已经贴好了标签。
丁齐拿着钥匙看了半天,又下意识地打开抽屉,抽屉里的杂物他翻过多少次了,有他并没有交回学校的学生证、教师证、校园一卡通,还有几节电池与两支签字笔……
笔都拆开检查过了,原先抽屉里还放了几块景文石,而石头已经取走了。随着抽屉打开,丁齐突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气味,是很多家具经常散发出的那种松香味。他却突然像意识到了什么,猛地站了起来,把身后的椅子都给碰翻了。
他把抽屉整个拉了出来,看了看侧面、后面以及底部,并没有发现粘着什么东西,然后又钻到了桌子底下抬头看,接着伸手去摸桌板底面,指尖好像摸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他用指尖用力一抠,抠出来一把粘在小木片上的钥匙。抽屉上方的桌板底部,被人挖了一个很浅的小暗格,用一块很薄的小木片封住,几乎看不出来。阿全的手艺丁齐可是见识过的,曾将老谭削下来的那两截桌子腿给镶了回去,仅凭肉眼几乎难以分辨。
丁齐能发现,是因为刚才突然闻到了松香味。其实很多木质家具也经常散发出类似的气味道,来自于漆或者胶的挥发。很寻常的事情却让丁齐感觉到不寻常,因为这间公寓他住过、这张桌子他也用过,打开抽屉时从没闻到过这种气味。
小木片和钥匙是用松香粘上去的,很不容易看出来,但是很容易抠下来。别人为什么没有发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打开抽屉不应该有这种气味。丁齐上次怎么也没有发现?或许是因为没注意,或许是因为抽屉在那段时间被反复打开过很多次。
因为这种缓慢挥发的气味,要在封闭空间里积累一段时间才会变得比较明显,假如总是开抽屉,挥发性气体便会随时散掉。如今已有半个月没人碰过这个抽屉了,所以打开的时候丁齐才能闻到。
这一把两厘米长的小钥匙,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特征或标志,也不知道是开什么锁头用的?但阿全特意留在这里,必然就是线索。
阿全在公寓里留了两样东西,都是钥匙,一把在明、一把在暗,要说没有联系简直是不可能的!可他到底想说什么呢?丁齐把两把钥匙都放在手中,几乎像祭炼景文石那样,企图寄托心神去感应它们,又突然眼神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
丁齐扶起椅子,将抽屉恢复了原状,钥匙收好,神色如常地离开了公寓。他开车去了市中心,将车停在一个大超市的停车场,等他离开的时候却没有再坐车,也换了装束做了简单的化装,先打车再坐公交,兜了一个大圈子来到境湖大学的南门。
丁齐并不知道也没有发现有谁在跟踪他,他这么做,只是出于经历了江湖险恶之后本能的谨慎,也是当初跟谭涵川学的。图书馆大楼修得很宽敞很漂亮,每层楼梯拐角处以及走廊上沿着墙的位置,放着一排排储物柜,旁边还贴着提示:每日离馆自行清理,否则撬锁!
这是老式的自助储物柜,需要自己带锁头锁上,方便存放随身物126shu状的纹路,简直是用碎片拼起来的,最小的碎片几乎只有米粒大,可以想见当初的损毁程度,还好能基本拼凑完整。
再往后,是一副残图,究竟是什么地方已经很难辨认了。因为损坏得太严重的,阿全的本事再大,也无法完全修复,只能将尚可保留的碎片装裱在相应的位置。继续往下展开……卷轴最后一篇记载的便是大赤山。
大赤山这幅图后面也有一列标注:泾阳入江处,沿东岸溯行千步,自古曰大赤山者,门户在此。不知何年有仙家炼两界环,为入界之宝,可随心意适腕。魏氏得之为祭主。此界之境,兴祭主之神。
旁边还画了个镯子,正是丁齐此刻右腕上截的那只银镯。卷轴展开到这里便到头了,后面只有朱敬一留下的几句话:吾平生寻方外,志于此,自境湖驿始,三百年后,又至境湖驿止,冥冥真有天意否。
再看落款,是永乐九年,也就是1411年。
留下《方外图志》的朱敬一,自称用了三百年时间寻访各处方外世界,最终制作了这卷图册。根据图册上最后的留言,那他岂不是从宋代就开始建议方外世界了?他最先找到的是小境湖,可能是偶然间发现。
什么人能活三百年?假如在别的情况下看见这个东西,可能是以为胡说八道,但现在大家都清楚,无论是小境湖还是大赤山都是真实存在是,那么这位朱敬一很可能并没有说假话。他为何能如此长寿,难道真的已经成仙,或者是因为仙家饵药的关系?
朱敬一在小境湖庄园里留下的那幅画,落款是永乐七年,也就是1409年。根据这些线索推断,他可能早在宋代就偶然间发现了小境湖,然后便不停地寻找其他的方外世界,三百年后又回到了境湖市一带,最终发现了大赤山。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朱敬一于小境湖中建造了一座庄园,还留下了这卷《方外图志》。朱敬一后来去了何处,如今不得而知。《方外图志》后来为什么又被赤山寺收藏,更是难以考证了。
连同小镜湖和大赤山在内,这卷《方外图志》中记载的方外世界,总计有十五处之多。有些内容已难以辨认,但尚可解读的部分,仍包含了九处方外世界。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