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善阳景象(2 / 2)
“嗨,看来还是公爷说的对,这些家伙的心里,都只有自己,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或许能沉下心来想些计策,可一旦危机解除,他们就又变的没心没肺了,既然如此,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张轲挥了挥手,几个平时不怎么在垸田范围公开活动的情报组的生面孔,便走了出去,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会用很多种手段,让他们懂得危机时刻要冷静想办法,懂得如何将大家团结起来对抗困难,更要让他们懂得,自己作为皇子,在开发垸田,种植水稻这件事情上,承担的是什么样的政治责任。
还顺道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价值观,让他们这些深宫里长大的孩子,对金钱,也有一个概念。
不过,这些都是些小事而已,属于孙享福板正这些皇室子弟三观的花絮,善阳这边正在发生的,才是真正的大事。
六月中旬,李世民带一路视察走访,慢悠悠的走到了善阳,这次皇帝几乎是全家出动,大张旗鼓的来,善阳这边的百姓也显得十分热情,自发的组织起来,夹道欢迎,场面十分盛大,让第一次来到善阳的李渊和长孙皇后,对于这里的繁华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
“臣妾本以为城外的花海,便已经是世间绝美了,想不到这城内的景致,竟然也别有一番风味,这条条大街都是人山人海的盛景,可是比长安都还要热闹一些呢!”
“呵呵,这个你就不知道了,胡商团队每年到大唐来,都是先到善阳,六月到恺用了仅仅九个月的时间修建而成的。
而长孙冲修定襄城,动用的人数,比宇文恺多几倍,建造技术,更是高明的多,他用整整五年的时间修建的一座城,如果只是算规模,会比长安的皇宫的规模要大十倍,事实上,却不是如此,他的大小,与善阳的差距其实不大,主要是在精细程度上,有了较大的提高,楼宇式建筑,遍布全城,能够供更多的人口居住,而且,便捷度更高。
“既然定襄这么好,为何陛下不直接去定襄,却是要在善阳这边等到运动大会开始之前才过去?”
说到这个,李世民莞尔一笑道,“用正明的话说,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要最后出场了,朕要等各国的国主,参赛团队全部都到了之后,才去定襄,让他们恭迎朕,而不是朕早早的去到定襄,迎接那些番邦小国的国主。
另外,冲儿这段时间只怕是够忙的,朕可不想去打乱他的工作节奏,把十六卫的大军调给他安排便好。”
“这运动大会,有很多东西要准备吗?”
“当然,光是数百万人的吃食,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像岭南盛产的瓜果,从现在开始,就在源源不断的往定襄运送,山南道的莲子,菱角,板栗,剑南道的桔子罐头,山东的大枣······
朕要让所有番邦之人,见识到一个物华天宝的大唐,见到一个强盛无敌的大唐······”</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