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乱宋之武将系统 > 第两百六十二章:献上来

第两百六十二章:献上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费了很大力气冲进人群,来到贴告示的地方。这里倒是空了一块。一群宋兵安排在那里维持秩序。袁元站在告示前仔细看了起来,他现在学习古文一段子,已经习惯了繁体,倒是还能认全。只见那告示上写道。

近岁北掳契丹猖獗,每寇边于州县,杀我野民,掠我阡陌。百姓流离失所而死伤枕积。刘知州心怀民意,每忧虑百姓之苦而夜不能寐,城中驻军亦对敌酋有切齿之痛。会逢昨契丹大入,卷边十余村寨,贼气焰嚣张,烧杀,如禽兽耳。龙帝国诸将慷慨请兵以击寇,刘知州居中运筹帷幄,上下齐心,大破契丹于州内,寇死伤惨重,仓皇逃退,州军大捷,斩首无数。今尊知州大人令,以契丹贼兵首悬城示众,以威朝廷军势,以慰吾州之民,以安枉死于契丹之魂,呜呼,凡我大宋子民皆可围观而壮之。

这是一封安民告示,其大意就是我们昨天打赢了契丹人,随便拿两个人头出来给大家看看。袁元暗道厉害,州衙门这招用的很经典,一箭数雕。

其一,龙帝国近被契丹人搞的一数惊吓,很多有钱的人都准备卷财产跑路。这招一出城中百姓顿时吃了颗定心丸。

其二,龙帝国百姓被契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不知道多少,这些人心中对政府有很深怨恨,州衙门把这些人头拿出来,就是告诉这些人,你们的仇我们帮你们报了,以次来缓解群众的愤怒,同时让这些压抑人有个发泄。刚刚那些大哭的,大骂就是那些亲人惨死在契丹人之手百姓,看到人头在那高呼苍天有眼,大仇得报。更有激奋的拿石头狂丢那些人头或者往城墙吐口水。州衙门这一招就消解了民怨恨。

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威吓。在汉时,士兵打仗作为军功的标准是人耳朵,当时汉军士兵打匈奴就人人背个口袋在战场上狂割匈奴人耳朵。而在宋时,辽宋双方都以人头做为军功,这就导致士兵在战场上喜欢找脑袋割,而割下脑袋还有很多用处,通常方法是铸京观于界,除了表示自己武功,更是要吓阻敌方。人头京观,辽夏宋三方都用过。而今天龙帝国悬首于城则是另一种武力威吓,相信龙帝国的细作很快就会把消息传到辽人手上,让辽人明白宋人不是好欺负的。

这样一箭几雕,正如文中所说,以威军势,以慰州民,以安枉死者之魂。袁元越想越惊叹,只把扇子一打手口出二字道:“妙哉。”袁元带着韩世忠离开了城门,去了隆兴街,寻人打听了一会才找到马家铁匠铺。只见那铺子不打,上头插一描红大旗上书一马字,迎风飘展。

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音。两人逐步进,从外边看见一个老人正舞着一个大锤往下面铁辗上麻利的敲打着,鲜红刚刚出炉子的铁具,被他打的火星四。

这老人满面风霜,头发花白,或许长期在煤火间呆着,他的皮肤干燥而有粗糙,皱纹深沉,年纪也许不是很大,但看起来却是如七老八十般垂垂老矣。

但是他的板却是很好,上肌结实,有着健康的古铜皮肤,腰板直,呼喝中声音洪亮,口齿也完好没有脱落的现象。

边上有一个年轻的大汉,用一铁钳夹住铁片,稳住那铁片不要因为老者的锻造而跑位,那大汉神色专著,双目紧锁在铁片上,不时翻动改变铁片敲打的位置。袁元一看,不是马宝是谁。

看到马宝在这,袁元心中有了数,那老者十有**是他的父亲。出于礼貌,袁元在铺子外喊道:“这里可是马家铺子(名知故问)。”

听到门外有人喊,里面干活一老一少马上歇了手,擦吧几下就出来了。见一年轻公子带一下人样的汉子在门外。

老者不认识袁元还以为是生意上门,马上招呼道:“见过这位公子,公子是来买铁具的吧,您可算是来对,我们马家铁铺的手艺远近闻名,无论是兵器,工具都是加足了精铁,好使又耐用。公子若不信到这周围打听打听。”

这翻话相比老者经常用来打广告,说的很顺溜,袁元却是微笑不语。马宝一见是他们,知道是来找自己的。走上前去拉了老者的后衣角一下:“爹,您就别乱说了。”然后对着袁元主仆一抱拳道:“没想到李公子来的如此快,有失远迎,家父不识公子,刚才实在有些失礼。”

“呵呵,无妨,老人家还是很直爽”袁元打趣道。

“宝儿,你和这位公子认识?”看到自家孩子和这年轻公子似乎很熟,老者带着迷惑的眼神问到。

马宝这才想起应该先给他们介绍下,他对自己老爹说:“爹这位公子是我昨路上结识的,姓李,府邸也在咱龙帝国。”

袁元则是笑道:“马兄还没有说清楚,我来替他说,老人家你生了个好儿子,昨契丹人入境肆虐杀了我多少百姓,李某和手下也险些遭这些胡人毒手,多亏令郎神勇,助我等杀退了契丹,这才保下了一命;救命之恩,李某铭记于心,今特备了薄礼,上门谢恩,还请笑纳。”

说完,他回头对韩世忠道:“文叔,把礼品拿上来。”

韩世忠一手提了两坛子好酒,一手拿个彩盒里面装了些补品药材,最后是一封银子,白花花的十个元宝,没锭都足色五两纹银,按照袁元的吩咐把东西献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