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阳二习(2 / 2)
督军队长一辫子抽在了一个看起来愤怒不已的役夫身上。
那人吃了痛,只得恨恨的继续从事着这断子绝孙的恶行!
城中的百姓们,白天为蔡瑁累死累活,到了夜晚,被外面的响动闹的更是彻夜难眠。本来一个个就心惊胆战,要知道这可是跟数万四人睡在一个地方,有几个没心没肺的人受的了?
不仅仅是如此,城中这些死去的人多有亲属。这些亲属本来将自己家的亡人抬进了家中,想等待战事消停,然后让自己的家人入土为安,结果全部都被韩晞带着人强行抢走,一并送往城外,扔进了沔水之中!
襄阳城中有习氏两兄弟,也算是城中大户,颇有些民望。其兄习祯,字文祥,年不过二十六七,按襄阳人的说法,是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当然这只是指习桢的名声,并不代表其才能。
其弟习温,字文瑞,爱读书,见识广大。还有一个小妹,嫁给了庞统的弟弟庞林。
眼看着蔡瑁在城中倒行逆施,毫不顾及民意,手下将士粗鲁,习桢哪里还坐得住!不禁怒骂道:“暴虐如斯!盍不亡此贼子!”
当即便令其弟习温留在家中照看家中,自己孤身一人,仗剑来寻蔡瑁!
蔡瑁正在苦恼如何应敌,忽闻有一文士正在营房前唾骂,蔡瑁不禁怒起,当即出来察看。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习文祥啊!你在此喧哗,所谓何事呀!”习桢是也算是襄阳名人,蔡瑁当然认识,而且习桢之前还曾担任过荆州小吏,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辞官不作了。
习桢见蔡瑁一脸横肉,丝毫没有对城中百姓的同情,不禁按剑勃然大怒道:“蔡瑁!你身为荆州兵马大都督,焉能如此行事!”
蔡瑁起初见是习桢,倒还顾及脸面,现在听到习桢“出言不逊”,不禁祥先生高义!蔡瑁倒行逆施,欲诛习府满门,辅匡绝不行此不义之事!让诸位受惊了!”
本书来自